视频栏目

脊髓损伤治疗有了新发现

2018-08-03 14:31:53来源:健康报网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南通大学顾晓松教授及哈佛大学医学院何志刚研究组合作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细胞》杂志上在线发表论文,首次证明了中间神经元兴奋性的紊乱是脊髓神经损伤后阻碍功能性恢复的一个重要机制,同时探讨了通过平衡脊髓内抑制性神经元的兴奋性可以有效提高功能性恢复的治疗新策略。

据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数据,脊髓损伤患者在中国已超过500万人。南通大学教授、课题组成员于彬介绍,临床上超过90%的脊髓损伤病患在解剖学上不是全横断的,损伤后仍有部分残留的神经纤维连接着受损脊髓的两端,然而超过一半的病患在功能性上却完全丧失。目前,临床上脊髓损伤后功能性恢复是世界尚未解决的重大医学难题,临床治疗的手段及疗效非常有限,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脊髓损伤后阻碍功能性恢复的机制不清楚。

近5年,顾晓松院士和何志刚研究组共同聚焦脊髓损伤后功能性恢复机制的研究,以直接筛选小分子药物为突破口,研究并建立了一整套完备且全球领先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修复的研究系统和方法。他们研究发现,通过调控细胞膜离子通道蛋白KCC2,可以有效拮抗抑制性神经元细胞的兴奋性,改善由脊髓损伤引起的中间神经元兴奋性紊乱和失衡状况,加强“脑—脊髓”神经旁路信号的传递,从而有效增强运动性功能的恢复。

于彬介绍,该发现颠覆了传统的脊髓损伤后促进功能性恢复机制研究的思路,将研究方向和重点从传统的加强神经元的兴奋性刺激,聚焦到平衡神经元的兴奋性上。该发现有望成为研究脊髓损伤机制的一个重要方向以及治疗脊髓损伤病人新的靶点,为脊髓损伤的病患神经功能性恢复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可在临床上给脊髓损伤病患带来新的治疗措施。


扫一扫添加健康台订阅号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台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jkcentv@163.com)

责任编辑:邹林梅

果实与健康专题

精彩评论

网友评论仅为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文章

巴西新发明:一小时测出白血病 巴西圣保罗大学的科研人员最近利用纳米生物复合材...【详细】
新发现三种基因与阿尔茨海默病有关 由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MRC)资助的一个国际研究团...【详细】
新发现939个与人类智力相关基因 英国《自然·遗传学》杂志24日在线发表了两项人类...【详细】
新发现有助治疗鳞状细胞癌 澳大利亚一项新研究说,对于皮肤和口腔鳞状细胞癌...【详细】
果实与健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