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3,国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联盟(GECA)宣布2018全国早期胃癌防治宣传周活动将于10月15~21日开展。此次宣传周由全国逾400家联盟成员积极参与,包含一系列专家健康大讲堂、义诊及免费早期胃癌筛查项目。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联盟理事长、国家消化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主任、上海长海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李兆申院士,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副主任吴敬,国家卫健委人才交流中心副处长李方,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防治所所长施燕,浙江省中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吕宾教授,国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联盟副理事长、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国际业务及中国总裁王磊,国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联盟秘书长、上海长海医院消化内科杜奕奇教授共同参与并见证了2018全国早期胃癌防治宣传周正式启动。
李兆申院士指出:“当今,恶性肿瘤已经成为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杀手’。 据估算,我国消化道肿瘤发病率占到成人肿瘤发病率一半左右,严重危害我国人民的生命健康。此次宣传周主题为‘防治胃癌,从筛查开始’,我们希望采取简单有效的方法,让更多人加入到消化道早癌筛查项目中,提高国民关于胃癌的早筛早诊早治观念,进一步提升我国消化道肿瘤的防治水平,助力‘健康中国2030’目标早日实现。”
90%胃癌发现时为进展期,早筛意识亟需提升
胃癌是我国第二大癌症,近年来,我国胃癌防控取得一定成就,但仍面临诸多挑战。第一,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多。我国每年胃癌新发病例67.9 万例,死亡病例49.8 万例,全世界近一半新发胃癌患者和死亡病例在中国。第二,后备军庞大。以胃癌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幽门螺杆菌(Hp)为例,它可以通过诱导强烈的胃部炎症反应导致胃癌发生,约每2个中国人中就有1人感染Hp。而除了胃炎、胃溃疡等胃病等胃癌高危人群以外,还有由于高盐饮食、重度饮酒和吸烟造成的庞大后备军。第三,公众对早期胃癌筛查意识薄弱,90%的胃癌患者发现病况时已是进展期,错失了最佳诊治时机。
事实上,如果胃癌在早期及时筛查,无需“谈癌色变”。在欧美国家,早期胃癌5年生存率可达70%以上,在日韩等国更是高达90%,而晚期胃癌5年生存率则不足10%、、。如果能早期诊断和治疗,相比晚期胃癌,早期胃癌经规范治疗5年生存率更高,约为 90%以上、。此外,导致胃癌发生的最重要可控因素之一——幽门螺杆菌(Hp),通过尿素呼气试验等方法即可确诊,确诊后规范用药就可根除。数据显示,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以降低胃癌风险达46%。因此,李兆申院士强调: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是延长胃癌患者生存期的关键,也是提高我国消化道肿瘤防治水平的关键点。
40岁以后胃癌风险上升,幽门螺杆菌感染者要着重筛
怎样实施既简便又行之有效的早期胃癌筛查策略,一直是政府和医学界关注的焦点。既往我国开展的胃癌筛查多依赖胃镜这种侵入性检查,不符合我国人口基数庞大的国情。研究表明,我国40岁以上人群胃癌发生率显著上升,因此在40岁以上高危人群中进行早期胃癌初筛,发现疑似患者再进行精确诊治,符合中国国情,是创新实用之举。此次活动倡导,40岁以上且符合以下任一条件之一者都应该进行胃癌筛查:幽门螺杆菌感染者;胃癌高发地区人群(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长江三角洲、太行山脉和甘肃等地);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的癌前病变;胃癌患者一级亲属;存在胃癌其他风险因素(如摄入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国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联盟秘书长、上海长海医院消化内科杜奕奇教授介绍:“全国早期胃癌防治宣传周活动是国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联盟(GECA)成立后的第一个重大举措,活动期间,全国400多家联盟成员除了为公众举办健康讲堂、义诊等活动外,部分联盟成员也会针对报名预约的人员进行免费胃癌筛查。此次筛查主要以血清学胃功能检测为主,参加检测的人员只需抽个血就可检测4项指标:胃蛋白酶原I、胃蛋白酶原II、胃泌素-17、幽门螺杆菌抗体。如果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建议尽早进行药物根除治疗,降低胃癌风险。如果发现胃癌疑似患者,可通过胃镜、病理学检测等精确检查进一步诊断,以便及早规范治疗,提高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扫描下方二维码可查看你所在省份举办宣传周活动的医院,并留意医院官方网站/微信宣布的信息,参加早期胃癌筛查。
多方携手、创新举措,助力提升我国早期胃癌防控观念及防控水平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消化道等高发癌症的防治工作,健康中国2030”提出,针对高发地区重点癌症开展早诊早治工作,推动癌症、慢性病的机会性筛查,逐步将符合条件的癌症、重大慢性病早诊早治适宜技术纳入诊疗常规。国家卫健委人才交流中心副处长李方表示:“随着‘健康中国2030’宏伟战略的逐步落实,‘一带一路’全球合作战略的出台,我国正在加快布局肿瘤防控事业。此次全国早期胃癌防治宣传周的启动,将提高国民胃癌早期筛查观念,提升消化道肿瘤的早期筛查率,减轻社会医疗负担,提升地区基层医生诊治水平,为控制消化道肿瘤死亡率这一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持续提供解决方案。倡导胃癌早筛早诊早治,不仅有助于实现‘健康中国2030’提出的‘到2030年,总体癌症五年生存率提高15%’的目标,未来还有可能为‘一带一路’国家的国民健康做出贡献。”
同时,在政府指导下,医学界和社会多方协作,提倡胃癌早防早诊早治。年初,依托物联网技术助力分级诊疗,无锡率先建立了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的防控体系和消化道肿瘤防治中心。7月,由国家消化内镜质控中心、国家消化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镜专委会、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等机构共同发起,阿斯利康、必欧瀚、富士内镜、安翰、泰康在线等多方支持的国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联盟正式成立。
国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联盟副理事、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国际业务及中国总裁王磊表示:“在联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在消化道早防早治领域进行了成功的创新实践,如消化道肿瘤防治中心的建立、国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联盟的成立等。此次胃癌宣传防治周活动,是联盟成立后的重要举措,印证了联盟为提升我国消化道肿瘤防治水平的强大决心和行动力。作为联盟成员之一,阿斯利康始终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初心,时刻牢记企业的社会责任和使命,致力于与多方携手,提升国人胃癌的早筛早诊早治观念,助力我国消化道肿瘤事业发展更进一步。”
关于消化道肿瘤防治中心(GICC)
为提高我国消化道肿瘤的早期筛查及诊断率,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消化内镜质量控制中心、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培训学院、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内镜专委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镜专委会、中关村消化内镜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共同发起了消化道肿瘤防治中心(Gastrointestinal Cancer Center,简称 GICC)项目,在李兆申院士的带领下,阿斯利康、必欧瀚、富士内镜、安翰等跨界伙伴的支持下,已逐步在无锡及全国多家医院落地。
GICC通过国家临床研究中心的数据支持,协作医疗机构之间的分级合作,配合先进的消化道内镜检查及治疗技术,为患者提供诊疗一体化的消化道肿瘤全病程解决方案,针对早期胃癌防治已有相当成熟的方案:早筛早诊进社区,及时、就近排查胃癌风险;高危案例迅速转诊,精查、早治一站直达;数据联网助力术后随访,完善分级诊疗闭环。
关于国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联盟(GECA)
国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联盟(National Early Gastrointestinal-Cancer Prevention & Treatment Center Alliance,简称GECA)由国家消化内镜质控中心、国家消化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镜专委会、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等机构共同发起,阿斯利康、必欧瀚、富士内镜、安翰、泰康在线等多方支持,于2018年7月7日在重庆正式成立。旨在提高我国消化道肿瘤综合防治水平,推进消化道肿瘤筛查、早诊、早治防控体系的建立。其成立之初便建立了首批79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基地医院,目标是2019年在全国建立1000个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提高内镜检出率和消化道肿瘤的早期诊率。
关于幽门螺杆菌(Hp)检测与治疗
尿素呼气试验是目前公认的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有效方法和“金标准”。研究表明,根除幽门螺杆菌可有效降低胃癌发生风险。
温馨提示:为了家人共同的健康,家庭成员中若一人查出感染幽门螺杆菌,建议家庭其他成员也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因为幽门螺杆菌可通过唾液、排泄物等途径传播。
关于血清学胃功能检测
血清学筛查,特别是胃蛋白酶原(PGI、PGII和PGR)、胃泌素-17和Hp抗体等检测,具有无创、简便易行和花费少等优点,已广泛运用于胃癌和癌前病变的筛查,有助于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率。PGI反映胃体黏膜功能,PGII属于炎症指标,二者比值(PGR)异常提示萎缩及胃癌风险;而G-17提示胃酸分泌水平和胃窦萎缩情况。通过检测血清胃功能指标筛查出胃癌的高风险患者继之以胃镜检查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台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jkcentv@163.com)
责任编辑:邹林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