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粉碎机
近日,有乙肝患者服用了两年多抗病毒药物阿德福韦酯后,身高从171cm缩水至163cm,怀疑与药物不良反应有关,将医院和药厂告上了法庭。这一事件在乙肝病人中引发极大关注,“该不该换药”成为很多人的疑问。
据悉,2014年12月8日,国家食药监总局曾发布一份《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第64期)》,其中介绍,阿德福韦酯于2005年在国内上市,在长期使用后可引起低磷血症及骨软化,骨软化主要是非矿化的骨样组织增生,骨质软化,而产生骨痛、骨畸形、骨折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由于阿德福韦酯引起的骨软化发生周期长,病程进展缓慢,临床医生和患者对此风险存在认识不足的现象。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显示,2004年1月至2014年6月,共有阿德福韦酯病例报告1268份,其中严重报告91份。
广东省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脏病医院副院长高志良教授介绍,乙肝治疗主要有抗病毒治疗和干扰素治疗。相对于艾滋病治疗来说,目前医生能用的治疗乙肝的抗病毒药物一共才五六种,可供选择的范围并不多。
据悉,乙肝抗病毒药主要指核苷(酸)类似物,包括拉米夫定(贺普丁)、阿德福韦(贺维力、名正、代丁等)、恩替卡韦(博路定)、替比夫定(素比伏)等。每一种药物各有其优劣,比如拉米夫定,上市时间最长,不良反应少,但病毒耐药率高,恩替卡韦耐药率低,但价格较贵等等。阿德福韦酯是目前中国使用最广泛的乙肝抗病毒药物,国内的仿药有十几种,价格相对比较低。
高志良教授认为,上述原告服用阿德福韦酯几年后身高变矮,是比较少见的出现了“范可尼综合症”。这是因为病人没有系统监控血磷,引起骨质疏松。“所以乙肝病人一定要定期随访和检查。”高教授指出,有的病人吃了药觉得很好,查了几次肝功能都正常,就很长时间都是自己去药店买药吃。但实际上有的药物是有不良反应,甚至是严重不良反应的。除了阿德福韦引发的范可尼综合症外,例如吃替比夫定,可能引起血钙升高,甚至引起横纹肌溶解、呼吸困难。有的病人还会耐药。长期服药后淀粉酶升高,还会引起胰腺炎。“干扰素可以自己拿回家打,但如果不来随访,有的病人打着打着血小板都不见了、白细胞下降,有精神病家族史的还可能诱发精神病。这些不良反应很少见,但不同个体反应不一样,一定要加强监测。”高教授建议,打干扰素一个月就要监测一次,核苷类药物则至少三个月到半年随访检查一次。医生会根据监测情况综合考虑是否帮病人调整药物剂量或种类。
此外,高教授也提醒,乙肝病人及病毒携带者,平日要避免过劳过累,避免大量饮酒,饮食上要注意,对肝有毒性的食物不能吃,比如不要吃狗肉。近年药物性肝损害也不少,尤其是抗生素、中药等的使用,要谨慎。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台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jkcentv@163.com)
责任编辑:刘雯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