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心灵鸡汤”是个非常贴切的词汇,它是有营养的,但却是稀的,你也不能一直靠着鸡汤生活。那些心灵鸡汤不过是在我们迷失的时候给了我们最简单的实用主义指点。
微信上不小心加一主儿,每天都会转发好几屏的心灵鸡汤,诸如“说给自己的十句话”,“人生的十二把金钥匙”“忍是一种智慧”等等。总之,几乎每次打开微信,都有一碗热气腾腾的心灵鸡汤等着你。这时,我就特别想给他来几句萧沆的话,比如这句:“活着的意思是相信与希望——也就是撒谎和对自己撒谎。”再比如这句:“生存的真实,就于它的溃败之中”。或者这句:“我们被死死钉在自己身上,没有能力走出天生的绝望早已写定的道路。”抑或这句:“人既然只有一副身躯和一个灵魂,前者太过沉重,后者太过阴晦,又怎么能够再承受更多的重量与幽暗呢?”
说白了,心灵鸡汤的价值就在于让人认识到生活的意义,以及如何积极的去生活。当然这种认识并非哲学层面,只是世俗意义上的,或者仅止于简单的实用主义。“十句话”,“十二把金钥匙”怎么可能涵盖繁杂的人生意义?不过这件事本身似乎就隐含了某种问题,是不是因为很多人已经找不到生活的意义,所以才需要经别人的指点;同样,是不是因为人们不知道该如何积极的去生活,才需要经别人的引领,得以走上人生的康庄大道?
心灵都没有了,还喝鸡汤干嘛?
更何况现在的鸡汤大都是用一块钱一包的“浓汤宝”冲泡而成,并非用老母鸡炖了几个小时熬制的。味道虽然不错,添加剂却太多,营养也未必全面,说不定还有砷汞铅。结果鸡汤里的词语,经过几次转发,就如同大街上广告牌上的文字一样,空洞无物,看过之后,徒留空白。正如萧沆所言:“每一个词,若是脱离了肥沃的扩张性灵魂,便必定变得空洞而毫无意义。”
再一次提到了萧沆,这个对于很多人来说相当陌生的名字。其实,这个名字原本应该和萨特、福柯、海德格尔等几位哲学家一样的辉煌。萧沆出生于罗马尼亚,求学于法国,一生籍籍无名,六十多岁才逐渐为人所知,古稀之年才算声名鹊起。在哲学思想上,深受尼采和叔本华的影响,核心可归结为两个词——“怀疑”和“虚无”。与其他哲学家不同的是,萧沆的哲学思想并不成体系,或许正因为如此,他没有同时代的那些自成体系的哲学家如萨特、海德格尔等人出名。
之所以不为自己的哲学思想建立体系,是跟萧沆的哲学理念相一致,萧沆一直对“理性”持怀疑态度。在《解体概要》一书里(这是目前国内出版的唯一一本萧沆的著作),萧沆在多篇文章中都对理性进行了辛辣的讽刺与批判:“一个由概念支撑的世界观,并不比另一个从眼泪中冒出来的更具合法性:论据或是叹息,乃是同样具有说服力又同样没有意义的方式。”“愿仁慈的命运让我们免受理性的折磨!只要理智还关注心灵的颤动,只要它还无法失去那份依赖,就没有任何出路!”最终,萧沆追随十七世纪流行于法国的“格言体”的写作方式,以“文字碎片”来呈现自己的哲学思想,碎片能够同时呈现思想的多个面向,是一种直接的经验。这样就避免了为迎合思想的“系统性”,而删除与系统无关的思想片段。
对理性的怀疑,直接导致了萧沆思想中负能量成分的急剧增多。他对世间所有正能量赞颂的东西进行了怀疑,而对世间所有正能量鄙视的东西进行了毫无保留的赞颂。萧沆赞颂魔鬼:“我回顾一切时代,追寻一个真正的孤独者的时候,在其中所能找到而且令我羡慕的,只有魔鬼……理性要驱逐他而心灵却要哀求于他,这谎言的精神、黑暗王子、魔鬼、这敌人——我如此念叨着这些令他的孤独枯萎的名字,对我来说是一件多么甜美的事情啊!”萧沆赞颂无所事事:“无所事事的人比忙忙碌碌的更能领会事物,并且更深刻:因为没有任何俗务会限制他们的视野,生在一个永恒的星期天,他们会看——还会看自己看。慵懒是一种生理的怀疑主义,是躯体的疑问。”萧沆赞颂缺陷:“个体的缺陷决定了一种文明的精致与灵活程度。稀少的感觉会带人走向精神并激发其活力:迷失的天性其实跟野蛮是完全背道而驰。”在对一切进行怀疑的后,萧沆必然赞美虚无:“人能够循序入门的只有虚无——与身为活人的可笑。”
《解体概要》中出现的这些格言,看起来也颇像一碗碗心灵鸡汤,其实不然,这里只有心灵,没有鸡汤。因为里面满满的全是负能量。因此,萧沆是一名真正的负能量理论家。他对理性、信仰、道德、宗教、人性、存在、意义等人类一切正能量的诋毁与嘲笑,尤其是对人性中虚伪的深恶痛绝,让人感觉他似乎是一个异类,一个天外之人,因为没有一种生物能对同类厌恶到如此地步。毕竟,身为同类,他所厌恶的那些东西在他自己身上也应该存在。在一篇名为《天犬》的文章中,萧沆对古希腊哲学家第欧根尼的评价,或许也适合他自己:“人是他思考和蔑视的唯一对象。因为他没有被任何一种道德、任何一种形上学所篡改,所以他专心致志,要把人脱个精光,让我们看到一个比任何闹喜剧,或任何末世论所描绘的都更为赤裸、更为邪恶的人。”
怀疑和虚无,注定了萧沆的思想并非“快乐的”,同样,要得到这种思想,必定要经历一番痛苦,“在情感的无动于衷里,思想被勾画着;然而,没有一个能够成形:得有哀伤才能为它们的绽放提供一种气候。”只有痛苦才能造就思想,这是萧沆一贯的主张。所以,萧沆如果活到现在,看到网络上转发的那么多心灵鸡汤,他一定会嗤之以鼻的说:“谁的生存若不是一场既猛烈又模糊的痛,就永远也无法进驻问题当中,亦不能了解其危险。”其实,萧沆不仅是负能量的理论家,也是负能量的实践家,他的思想并非形而上学的理念,而是一种苦行僧式的修行。萧沆一生,为人低调,远离媒体,拒领奖赏。他认为,功成名就是最惨烈的惩罚。他是以自己的生活来实践他的哲学思想,知行合一。
对于喝惯了心灵鸡汤的现代人而言,要接受萧沆也是一种挑战。薄薄的一本《解体概要》,我看了两个多月,里面每篇文章虽然只有千字左右,思想的重量却不亚于一本大部头的书。格言体的风格以及思想的隐晦,使得书中警句不断,每每醍醐灌顶,旋而又不知所措。
尽管如此,在喝鸡汤之前,还是要先找到心灵。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台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jkcentv@163.com)
责任编辑:刘文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