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8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2.8%的受访者有被医疗养生谣言忽悠的经历。微信(59.2%)、电视(48.2%)和网站(43.9%)是人们获得医疗养生信息的主要渠道。67.3%的受访者认为医疗养生谣言催生了虚假保健品等不健康养生市场。
不能说微信朋友圈等渠道的医疗、养生类信息都是虚假的,但是其中确有不少存在夸大其词、虚构事实、无中生有等问题。且随着资讯手段的发达,类似不实信息,往往能够实现病毒式的扩散。
一些政府部门和社会机构建立了制度化的辟谣机制,每隔一周或者几天就针对网络上盛传的各种谣言进行盘点、辟谣。但问题是,这样的辟谣还是避免不了“马后炮”的劣势,辟谣的速度往往难以跟得上谣言传播的速度。辟谣之前,谣言已经得到了广泛传播,让很多人上当受骗。
这不是说辟谣没用,而是说不但要继续辟谣,还要更大范围、更快速度的辟谣才行。除了辟谣,还要探索和追求遏制医疗、养生谣言的治本之道。何为治本之道?那就是让更多的公众提高健康素养。这就要求加强健康教育,让民众对疾病、医疗、养生等能够有一个客观理性的认识。这显然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比如在中小学开设健康课程、生命教育课程,在媒体开设专门的栏目普及健康养生常识等。还要通过公众的自我教育,提升公众在医疗、养生等方面的科学素养。就实际情况来看,对各种医疗、养生谣言言听计从者,往往以上了年纪的中老年人为主,要想帮助他们掌握健康与养生的知识,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子女或亲人等家庭成员也要常给他们“补课”,帮助老人识破谣言。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台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jkcentv@163.com)
责任编辑:邹林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