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射频消融术同药物治疗相比,在降低房颤复发风险的同时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是一种成本-效果好的治疗措施。
房颤是一种快速性心律失常,易形成左房附壁血栓,引起血栓栓塞,是脑卒中致残和致死性的重要病因,给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在我国,保守估计约有120万60岁以下的房颤患者,这些患者因旷工导致的间接经济损失每年高达25亿至42亿元人民币,超过高血压所致心脏疾病的负担,与糖尿病近似。
房颤可通过恰当的治疗恢复正常心律,预防脑卒中等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药物治疗和射频消融治疗是房颤目前常用的治疗手段,前者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相比而言,后者的手术成功率高,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众多研究显示,导管射频消融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药物治疗,而中国使用导管射频消融的性价比研究尚未有文章发表。
北京安贞医院一项前瞻性的真实世界研究(纳入样本量469例)分析了导管消融治疗和药物治疗房颤的临床成功率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1,2]。另一项研究基于上述研究的临床效果数据、文献回顾及医师调研所获得的临床效果数据,以及基于现实生活中中国住院成本进行的微成本研究所获得的成本数据,对射频消融和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成本-效果进行分析[3]。
1房颤治疗成功率
治疗后12个月时,阵发性房颤患者中,82%的消融组患者和22.4%的药物组患者治疗成功,获得窦性心律;持续性房颤患者中,65.3%的消融组患者和19.3%的药物组患者治疗成功,获得窦性心律。与药物治疗相比,消融治疗可使阵发性和持续性房颤患者获得窦性心律的比例更高,治疗成功率更高,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01)。
图1 匹配的房颤患者中无明确AF/AFL/AT复发比例(失效模式)
2房颤生活质量评分(AFEQT)
9个月随访时,阵发性房颤的患者消融组AFEQT较基线增加24.79(由54.4增至79.19);而药物组则仅提高1.89(由63增至64.89),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持续性房颤的患者,消融组AFEQT评分较基线时提高19.1(由55.4升至74.5),而药物组仅增加3.4(由61升至64.4),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
图2 射频消融与药物治疗患者AFEQT总分及子表评分
3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
射频消融与药物治疗相比,12个月观察期后8年、15年和20年范围内的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分别为66,763.91元、36,279.52元和29,359.32元。
每获得一个健康生命年,射频消融相比药物所增加的成本逐年下降,且在WHO推荐的1~3倍中国人均GDP的阈值线内,符合经济性的要求。消融治疗相比药物治疗的患者依从性好,患者生活质量能在术后6个月得到显著提高,因此是推荐使用的具有性价比的技术。
图3 射频消融与药物治疗经济比较的基本情况(人民币,以10000人为计算群体)
1.当前研究发现,对于阵发性和持续性房颤患者,在3个月空白期后的9个月随访期间,与药物治疗相比,导管消融治疗显著降低房颤复发率并改善患者总体生活质量(QoL)。
2.阵发性和持续性房颤患者的成本-效果分析研究显示,与药物治疗相比,导管消融术在中国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治疗措施,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性价比更优越。
1.什么是QALY?
QALY(Quality adjusted life-year)质量调整生命年,该指标能够反映生命的数量和质量两个维度,在卫生经济学中常用来代表健康产出,即获得的完全健康年数。完全健康权重记为1,死亡记为0,一般人不同的身体疾病状况,会在0-1的数字之间。例如,一个有某种疾病的患者的剩余生存年数为10年,因疾病存在,该疾病健康系数假设只有0.5,那么10×0.5=5年,即此患者剩下的完全健康的年数折算下来只有5年,虽然理论上该患者还有10年寿命。
2.什么是ICER?
ICER(Incremental cost-effectiveness ratio),增量成本效果比,指两组间成本差值/效果的差值,效果成本研究选择QALY值来表示。ICER即每多增加一个完全健康的生命年所增加的花费,也就是每获得一年健康的寿命,相比药物治疗,射频消融所增加的费用,这个费用在国际普遍认为的患者愿意支付的价格内(范围是3倍人均GDP以内),符合WHO经济性的要求。
参考文献:
1.Du X, et al. Abstract 14799: Clinical Outcomes and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of Catheter Ablation vs. Anti-arrhythmia Drug Therapy Among Atrial Fibrillation Patients in China. Circulation. 2015;132:A14799.
2.Du X, et al. A comparison of the real world effectiveness of catheter ablation and drug therapy in atrial fibrillation patients in a Chinese setting. BMC Cardiovascular Disorders 2017;17:204.
3.Du X, et al. A 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 between 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RFCA) and Anti-Arrhythmic Drug in the Treatment of Chinese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AF).Value In Health20(2017)A1–A383.2017;A249.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台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jkcentv@163.com)
责任编辑:邹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