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栏目

首届全国医共体站长大会在京召开

2017-12-11 16:47:59来源:健康台

畅通双向转诊通道 加快实现“大病不出县”

首届全国医共体站长大会在京召开


随着医改的深入推进,医共体建设正在加快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延伸。为破解基层医疗机构技术力量薄弱、群众看病难的问题,12月10日,“首届全国医共体站长大会暨‘健康心脏•健康社区•健康中国’项目推进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


 首届全国医共体站长大会在京召开

大会现场


大会以“共建、共创、共享、共荣”为核心理念,旨在通过整合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建立科学有效的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等分工协作机制,整体提高基层医疗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减少患者外流,加快实现“大病不出县”的医改目标,更好地探索构建以县乡一体化为核心的医共体建设为基础的新型医疗服务体系模式。


 首届全国医共体站长大会在京召开

原国家卫生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孙隆椿


原国家卫生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孙隆椿,武警卫生部原部长、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原会长李深,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徐卸古,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吴玉普,中国高血压联盟副主席、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王文,北京远程光明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李永进,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社区防治部主任王增武教授,北京远程视界科技集团董事长韩春善,以及来自全国各省市县医疗健康行业主管部门负责人、全国各省市县卫生计生委医联体(医共体)建设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医院协会与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负责人、各省市县级医院负责人、各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疗机构高级负责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负责人等共计一千余人参加此次大会。

此次大会由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国家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联合主办,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医联体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医联体分会、北京远程视界科技集团、北京远程心界医院管理有限公司、北京远程心界互联网医院管理有限公司承办。


从“机构就医”向“体系就医”转变

全国医共体站长联盟启动

相关数据显示:在我国,县域面积占到全国面积的90%以上,县级医疗机构数量达1.16万个,服务覆盖人口为9亿多人。这一服务人数几乎占到全国居民总数的70%以上,而医院数量占到全国医院总数的47%。虽然这一占比已相对较高,但县级医院承担的医疗服务与其功能定位仍不匹配。如果按照90%左右患者“大病不出县”的政策预期来看,目前尚有接近半数的目标还未实现;医疗服务需求与资源的“倒三角”模式依然没有获得根本的改变。

 首届全国医共体站长大会在京召开

全国医共体站长颁证仪式


   以县乡一体化为核心的医共体建设是我国医联体建设的四种模式之一,其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建设县乡一体化管理的医共体,并与乡村一体化有效衔接,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县域医疗服务体系。 为推进医共体建设工作的落地和实施,构建医共体建设工作有效沟通渠道、合理整合资源的纽带和桥梁,促进医共体建设工作取得进一步进展。由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国家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共同发起,北京远程视界科技集团参与的首届全国医共体站长联盟正式启动。该联盟旨在通过医疗机构间的优势互补、强强联合,构建更加高效的医共体协同服务平台,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组织服务效能,推进相关专科、专病医共体建设,让距离患者最近的社区医院,乡镇卫生院和药店承担疾病日常宣教、预防、筛查等基础性防治工作;让县市区域的中心医院承担该病种常规性诊断和治疗工作;由联合体中心医院承担极少数的急难重症指导和非典型疑难病例的治疗。患者出院后可以就近由社区医院或者其他康复治疗机构承担康复工作,这样不但能够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健康,同时在康复期间帮助患者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首届全国医共体站长大会在京召开

启动仪式嘉宾合影


   原国家卫生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孙隆椿在致辞表示,为践行全民健康的宏伟目标,深入基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医共体的建设与发展必将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和管理模式的深刻转变。医共体是医联体的组织模式之一,医共体的建设是实现“大病不出县”、扭转“倒三角”就医结构、恢复良好就医秩序的重要选择,是逐步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吴玉普表示,我国优质医疗资源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衡等问题现状依然突出;特别是基层医疗人才缺乏的短板,已成为保障人民健康和深化医改的重要制约。这就要求持续推进医共体建设,把“医共体”建设成为利益的共同体、发展的共同体、责任共同体,这样才能提高县域医疗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为群众提供从预防到治疗、康复,连续、协同、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有利于全面解决当前老百姓就医环境的困难。


助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医共体公益项目成立

     为促进医共体发展,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医联体专项基金医共体公益项目也在大会上正式启动,该公益项目今后将组织开展系列公益活动,成为专门服务于医共体建设的全国性公益平台。

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徐卸古表示,今年,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专门设立了“医联体”专项基金,目的就是充分调动更多的社会资源加强基层医疗单位的建设和发展,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不断推进基层医疗单位综合服务能力,建设好‘百姓家门口的医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居民健康守门人能力,方便群众就近就医。我们在医联体专项基金下设医共体公益项目,一方面是推动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发展,加强模式研究和运营管理;另一方面希望调动和整合社会资源,服务民生、服务基层百姓,服务医改、造福社会。

据医共体公益项目的发起方——北京远程视界科技集团董事长韩春善介绍,医共体公益项目的设立,是为了充分调动更多的社会资源参与和推动我国各地区医共体建设和发展,引导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建立目标明确、权责清晰的分工协作关系,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不断推进基层医院综合能力建设。公益项目成立后,将不断加强各级医疗机构之间的沟通协作,聚集社会资源进行再分配,参与或者推动各地区医共体建设;通过整合专家资源,加强医共体建设方面的政策研究、业务研究,切实为医共体建设出实策,献全力。


 首届全国医共体站长大会在京召开

全国医共体专项基金授牌仪式


“健康心脏•健康社区•健康中国”行动

干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大会主题论坛上,还举办“健康心脏•健康社区•健康中国”项目推进会。“健康心脏•健康社区•健康中国”行动是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启动的一个全国基层心血管病综合风险管理项目,本项目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社区防治部牵头,旨在响应国务院要求到2020年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系统持续地针对基层开展心血管病防治技能培训,促进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干预措施,在基层推广、转化、应用,以提高服务技能,降低心血管病综合风险,减少发病和死亡,帮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解决基础设施、人员结构、服务能力相对不足,信息资源相对欠缺,项目缺乏系统性、持续性等客观问题,最终达到“健康心脏、健康社区、健康中国”的目标。

武警卫生部原部长、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原会长李深表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在国家卫生主管部门积极应对的同时,更加需要全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健康心脏 • 健康社区 • 健康中国”项目推进工作需要政府和社会形成积极的合力,才能取得更加全面、有效的突破。在此,向全社会呼吁: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企业单位、社会组织、爱心人士等加入进来,共同为实现全民族的富强昌盛贡献力量。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社区防治部主任王增武教授表示,心血管疾病是我国目前患病率、死亡率最高的病种。老百姓迫切希望得到这方面的管理和指导,通过健康管理、健康指导,能够有效合理的控制危险因素,可以显著延缓疾病发展,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因此,社会各界都有责任有义务来从事和支持项目的实施,一起来共同提高我国居民的健康水平。“‘健康心脏•健康社区•健康中国’行动通过建立专家辅导机制,利用远程视频等形式,为基层医务人员提供业务咨询,答疑解惑,开展心血管病防治知识技能培训,促进成熟技术在基层的普及,对心血管病高危对象和患者,开展随访管理,并实施健康干预、监测转归,建立完善规范的分级诊疗系统,将为我国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长期、稳定的高质量医疗服务。”

扫一扫添加健康台订阅号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台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jkcentv@163.com)

责任编辑:江军

果实与健康专题

精彩评论

网友评论仅为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文章

首届肿瘤临床创新和标准化论坛在京召开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肿瘤外治法专业委员会第...【详细】
首届上海“最美女医师”颁奖典礼举行 首届上海“最美女医师”颁奖大会在复旦大学附属中...【详细】
首届国际专科护士大会扑面而来N个亮点抢先看 ​培养专科护士和普及专科化护理也已成为促进我国...【详细】
首届健康中国高峰论坛将于12月9日在京举行 ​由中国健康管理协会主办的首届健康中国高峰论坛...【详细】
果实与健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