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栏目

心理解码:谁伤害了谁的“自恋”?

2017-03-14 13:49:55来源:北京青年报

就在这个肝火旺盛的春季,北京地铁发生了一起男青年辱骂两名女子的事件。事发后,大家关注的焦点是男青年不该歧视外地人,更怀疑他是否是真正的北京人,是否在黑北京人。但是专家说事件的缘起被忽视了……不过,这跟自恋怎么扯上关系了呢?

据之前的报道,两名女子在地铁上推广微信号,是“扫码创业”者。当推广至该男青年时,其因玩游戏被打扰,故“出口成脏”,大声斥骂对方,态度骄横。发现女子报警后,男青年抢夺女子的手机,双方发生推搡,女子最终被男子推出地铁车门。

心理解码:谁伤害了谁的“自恋”?

发生在公众场合的冲突背后的心理

通常,在公众场所被推销,似乎不是一件罕见的事情。就像人们经常接到销售电话一样,大部分人的做法是简单拒绝,或置之不理。一般不会有人因为被打扰而大发雷霆,更不会因为这点事和对方发生肢体冲突。只有为数不多的人才会反应强烈,似乎被严重地冒犯了。

2013年,两名驾车男子因不满一名推着婴儿车的女士挡道,双方吵起架来,司机下车,将婴儿车内的女童重重地摔在地上,随即驾车逃逸。还有女性因为争抢地铁上的一个座位而互撕衣服,甚至不顾一方已经怀孕在身。

出现这种因小事而大动肝火的原因较多。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来看,被激怒者是觉得自己的尊严被侵犯了,或者说关于自我的良好感觉似乎要被打破了,所以,会“愤”起反抗。对此,专业一点的说法是:别人伤害了我的自恋。

自恋,不完全是贬义词

说到“自恋”,很多人想到的就是自己喜欢自己,爱炫耀自己,比如经常发一些自拍的照片,并自我陶醉。其实,自恋的内涵不止如此。

自恋,其实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元素,是一种借助胜任的经验而产生的真正的自我价值感,是一种认为自己值得珍惜、保护的真实感觉,是一种与自卑刚好相反的体验。有了适度的自恋,人才会觉得自己很好,也会把这种好投射到外面的世界,觉得他人和环境也很好。也就是说,一般个体的自恋是健康的,也是自然的心理需要,我们整个社会也是允许适度自恋的。而只有个体过度自恋,并超出了社会对于自恋允可的范围,那才是不健康的。

每个人本质上也都是自恋的,而且这种自恋也会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有个现象就很微妙地说明了人的这一心理特性。网上常有一些关于性格、属相等方面的趣味心理测试,比如让人选一种喜欢的动物或花草,然后推测你的性格特征。很多人尝试过后都觉得很准,甚至感觉说的就是自己。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个中的机密其实很简单,就是作者在设计答案时,将人性中美好的表现分解在各个答案或选项中。尽管各有一定的倾向性,但总有一部分内容是让人喜欢、接受并正中下怀的。比如这样的描述,“你是一个正直的人”,估计绝大数人看了都不会反对,都觉得符合自己。而接受正性评价的背后,就是“自恋”在起作用。

健康的自恋,会让自己尊重自己,也会尊重他人。“尊重他人就是在庄严你自己”。俗语讲的“人怕敬,鬼怕送”,说的也是满足了别人的自恋需要,对方就会投桃报李。所以,有健康自恋的人,一般人际关系不会太差。

自恋型人格障碍,你知道吗?

过度的自恋就不一样了,不仅会影响人际关系,还会带来其他方面的烦恼。

过度自恋的人,往往会过度以自我为中心,而忽视他人的权益,甚至罔顾事实。在他们的内心世界里,“我”的事才是最重要的事,“我”的需要必须得到重视,“我”的才能是独一无二的,并应该被特别关注。所以,地铁上如果只有一个空座位,那也应该是我的;尽管道路不宽,我也得走在中间;我此时此刻做的事情,就是最重要的事情。

持续的严重的过度自恋,可能会形成“自恋型人格障碍”。其基本特征是对自我价值感的夸大和缺乏对他人的共感性。这类人无根据地夸大自己的成就和才干,认为自己应当被视作“特殊人才”,认为自己的想法是独特的。在实际中,他们稍不如意,就又体会到自我无价值感。他们幻想自己很有成就,自己拥有权利、聪明和美貌,遇到比他们更成功的人就产生强烈嫉妒心。他们的自尊很脆弱,过分关心别人的评价,要求别人持续地注意和赞美;对批评、拒绝则感到内心的愤怒和羞辱。他们不能理解别人的细微感情,缺乏将心比心的共感性,因此人际关系常出现问题。比如朋友因交通故障不能准时赴约,那么他更关注的是朋友到底能否参加聚会,而不甚关心朋友本身的状况。这种人常有特权感,期望自己能够得到特殊的待遇,其友谊也多是从利益出发的。

如果出现上面描述内容中的几条,那么这个人就可能具有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某些特点了。几年前,风靡一时的网络红人“芙x姐姐”就具备其中的一些特点。但好在这位姐姐更倾向于“无根据地夸大自己的成就和才干”,以“过分关心别人的评价,要求别人持续地注意和赞美”,而较少爆出“对批评、拒绝则感到内心的愤怒和羞辱”这类的新闻。

扫一扫添加健康台订阅号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台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jkcentv@163.com)

责任编辑:朱嵘

果实与健康专题

精彩评论

网友评论仅为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文章

3招克服青少年自卑心理 青少年时期是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关键时刻,这时期...【详细】
心理测试:你经常会以"帽"取人吗? 心理测试:和朋友一起出游,站在桥上观赏风光的时...【详细】
“优等生”也存在心理障碍 在人们的心目中,能升入重点中学的学生往往品学兼...【详细】
盘点青春期孩子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 在教育工作中,教师应该时刻不忘孩子的心理健康,...【详细】
果实与健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