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整合分散在各个部门的医保资源,让医疗体系的支付方更加具有协调力已迫在眉睫。
2016年,福建省政府率先成立医疗保障办公室(简称省医保办),归拢了原省人社、卫生、物价、民政等部门的医保职能,各地市也参照省级医保机构整合模式,成立市医疗保障管理局(简称医保局)。
在福建省医保办组建后,整合医保制度成了首要解决的问题。一方面,将城镇居民医保与新农合合并为城乡居民医保,实行基本医疗保险城乡一体化,从覆盖范围、筹资政策、保障待遇、医保目录、定点管理和基金管理等6个方面进行统一。另一方面,在城乡居民医保与城镇职工医保上,推进统筹层次、医保目录、定点管理和基金管理等4个方面的统一。
医保机构整合,从167个精简到11个
目前,福建省医保经办机构已从167个整合为11个。省医保办有关负责人介绍,以前城镇职工医保和城镇居民医保归人社部门管,新农合归卫生部门管,不同地方、不同参保人员享受的政策不尽相同。统筹层次低、政策多而杂,是整合前的一大弊病。
“在传统药品采购模式下,药价越招越高,容易滋生不正当医疗行为,导致医生收取回扣、过度医疗等乱象。”省医保办有关负责人说,卫生部门负责药品采购,但只“点菜”而不“买单”,医保部门负责“买单”而又不“点菜”,药品购销后医保报销跟不上,医保基金也面临很大压力。
事实上,在福建省医保办组建后,药品采购与医保基金纳入一个框架内管理,医保机构这个“基金当家人”走到台前,成为谈判定价主角。以医保支付结算价为基础的联合限价阳光采购改革在全省展开,引入多家企业竞争,针对药品设置最高限定价格。同时,改变医保跟进报销的被动形式,采取医保支付结算价方式,超出医保支付结算价部分由个人承担。
“改革过程中,不可避免会碰到一些政策执行问题。”三明市将乐县总医院院长廖冬平说,比如考虑医保基金是否紧张,一些特殊病种的医保配套政策跟进就相对较慢。目前,医院和当地医保局形成了比较灵活通畅的沟通机制。“医院在政策落实中发现新问题会及时反馈,医保局也会对症下药调整政策。”
建立“黑名单”,每年节约药费30亿
2017年,全省公立医疗机构药品费用168.98亿元,比2016年减少8.74亿元。按往年药品费用增速计算,年节约药品费用约30亿元。为保障药品及时供应,福建还建立了“黑名单”制度,向社会公布不诚信不履约的供药配送企业。目前,已公布两批次名单,涉及14家企业。
截止目前,一些医保机构存在编制少、人手缺、科室不健全情况,一些地方的医保局负责人配备需加强,机构运作模式支撑医保强大职能还存在一定困难,机构设置有待进一步健全。机构改革探索过程中,药品采购、价格调整、基金待遇等政策及相关操作规范须及时调整、完善,存在无规可依、无章可循等现象。
福建医保办将按照国家和省级机构改革部署,做好医疗保障局组建筹备工作,完善组织架构。尤其是加强队伍建设,配齐省市县医保管理经办队伍,开展药械采购、基金管理、货款结算等培训。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台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jkcentv@163.com)
责任编辑:李丝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