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满脸忧愁的大爷最近火了。大爷的“悲惨”遭遇很让人同情,卖什么,什么就滞销……细心的网友发现,很多“滞销产品”的宣传页面,竟然用了同一位大爷的照片。有人戏称:产品全滞销,大爷不够用。
成堆的蔬菜、水果或是因为天气原因或是因为销路不畅卖不出去,只能眼瞅着烂在地里,画面揪心,透露出农民的无奈与辛酸……这两年,农产品的销路成了一个严重问题,每年都有各种农作物滞销的新闻出现,满天飞的滞销农产品信息配上农民一脸愁苦的画面,成功地唤起了大家的恻隐之心。
但花钱献爱心之后,一些消费者发现,收到的农产品有的“货不对版”,有的以次充好,甚至还有的价格贵过菜市场。北京晚报记者调查发现,在公众号和电商平台中,有大量商家以“滞销”作为营销宣传手段,利用“悲情”牌来售卖农产品。根据美菜SOS滞销菜信息求助窗口统计,以3月28日至5月9日数据为基准,滞销农产品求助信息中,真实求助信息占比仅为40%,其他则包括寻求合作、蹭销路、其他情况等。
套路1 以次充好
图片苹果大又好 实际小又烂
市民秦女士对上个月买的滞销苹果印象深刻,“就这一次了,再也不会爱心泛滥了。”秦女士说,她从微信朋友圈里看到一条某地区滞销苹果的帖子,称大量苹果存在冷库,再过十几天没有销出,就只能眼看着苹果烂掉。文章还贴心地附上了购买链接,28.5元8斤还包邮。看着帖子上堆成山的苹果和擦拭眼泪的果农,秦女士心软了,一次买了16斤。“图上的苹果看着可大了,果农一只手就能拿一个,扔了真是可惜。”几天后,成箱的苹果被快递到家,秦女士打开一看,个头小不说,纸箱第一层只有两个是好的,第二层全是烂的。闻着箱子里散发出来的腐败味道,秦女士顿感自己的爱心被利用了。
“这是典型的以次充好。”张振琦是美菜SOS扶贫小组的采购员,他的主要工作是对网站转载、微信微博和滞销菜帮扶平台等渠道汇总的农产品滞销信息进行核实。对于秦女士的遭遇,在他经手的案例当中并不少见。今年4月,网上盛传某地椪柑出现滞销,张振琦也收到了类似信息,信息上还附了购买链接,19.9元5斤。按照操作流程,张振琦首先要与产地电话联系,然后到现场进一步核实。
对于产地的农产品,除了亲手种植的农民,最了解情况的就是当地的农产品代收经纪人了,张振琦从当地一位代收经纪人那里打听出了实情。原来,今年4月当地部分村子的确出现了椪柑滞销的情况,但这些椪柑大都是去年12月上市的,长期存放之后,水分流失、卖相不佳,已经不适合直接食用。但有的电商通过自媒体平台,打着滞销的旗号开通购买渠道,“骗”来消费者购买自认为便宜又有爱心的椪柑,但实际上这些椪柑当地收购价仅为每斤0.2元,19.9元的售价当中除去10元物流费,每斤为1.98元,算下来也是当地收购价的近10倍了。
套路2 夸大失实
“滞销大爷”今天卖苹果 明天卖辣椒
“12月,清晨,零下2摄氏度,张大哥头上还挂着些微霜,在冻得刺骨的齐腰泥潭里,将一段莲藕从泥中缓缓拔出……安徽蚌埠300万斤有机藕滞销,即将烂在水里,老农含泪求活路……”看了这段文字,很多网友会被藕农张大哥的遭遇触动,网友苏西也一样。出于好心,苏西花19.9元买了5斤藕。“说好了5天就寄过来,结果等了仨礼拜都没音信。”藕还没收到,苏西却意外地在网上发现了另一条滞销藕的信息,里面的一张图片居然和安徽蚌埠的一模一样,滞销的数量却不一样,“这个更离谱,说滞销了3000万斤。”苏西顿时明白了:“滞销”信息虽然不同,但发货商却只有一个。
美菜生鲜事业部基地运营专员刘龙经常要下到田间地头,实地核实滞销农产品的信息,以确定是否需要对滞销农产品进行帮扶。他告诉记者,在田间地头游走着很多不正规的批发商,他们自己不种地,也不是代收经纪人,他们看好哪种菜赚钱就去收哪种菜。“这几年都知道电商扶贫容易找销路,他们会借助自媒体平台,请人添油加醋地把信息写得感天动地,博取消费者的同情,吸引他们打开钱包。”
刘龙说,今年最轰动的一起滞销案例就是山西临猗县的苹果滞销事件,照片中苍老的农户拿着苹果站在村里,行文中不乏“果农心急如焚”、“欲哭无泪”等字眼,有些平台发布信息号召消费者购买滞销苹果,最后当地政府现身辟谣,表示陈述内容与事实严重不符,当地并无滞销。报道所选用的视频、图片均拍摄于2016年以前,有的还采用“摆拍”方式,刻意营造果农的贫苦形象。“临猗是中国苹果的主产区,或多或少会有库存和积压,但我们联络了当地代收经纪人,对方表示根本没有网上传的那么严重,还在正常出货。”
在滞销宣传中,一位满脸忧愁的大爷也火了,这位大爷表情和神态不变,身后的滞销农产品却不停在换:“鲜笋滞销”、“菠萝滞销”、“柠檬滞销”、“辣椒滞销”……甚至有网友调侃,大爷卖什么滞销什么;产品全滞销,大爷不够用。实际上,“滞销大爷”的原图是甘肃一位摄影师在2011年途经一处村庄时拍的人像照。据摄影师回忆,老人种了花菜等蔬菜,但当时没有听说过老人家里存在滞销的情况。这种夸大或虚假营销的行为不仅给当地果业造成了严重影响,对图片的原作者也存在侵权行为。
套路3 蹭热点 骗关注
只收钱不发货 骗爱心为圈钱
前两种情况下,不论钱多钱少,质高质低,消费者至少还能买回实实在在的农产品,可有的消费者下了单,却迟迟不见“爱心”到货。今年3月,“陕西咸阳七旬农民3万斤酥梨滞销”的消息传遍网络,消息中称,七旬老人320斤落果酥梨只卖了10元,当地1000万斤酥梨遭遇滞销,果商不收,无人问津,果农欲哭无泪。记者在网上输入“咸阳酥梨滞销”关键词,的确能搜索出很多条关于滞销的新闻。
然而,有南京网友反映,在微信朋友圈看到这一促销文章后,通过该文章的销售链接进入支付页面,网上下单付款购买酥梨。谁知一个多月过去了,消费者一颗酥梨也没收到,拨打网上留的客服电话,也无人应答,在支付页面也没有退款路径,自己的爱心就这样被不法商贩“骗”走了。
一位果品业人士告诉记者,大多平台蓄意夸大果品滞销严重程度,造成了苹果价格的不合理波动,给当地果业品牌形象造成了严重影响。
声音
农产品信息网络监管存空白
“其实农产品供大于求每年都有发生,是正常的市场现象,从农业部到地方政府每年都有预警和指导。”中国农科院研究员李辉尚认为,随着近些年网络自媒体的发展,部分滞销农产品信息被某些商家或媒体夸张放大了。针对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李辉尚提出建议:政府应当加强信息指导,特别是基层政府应当正确引导农民种什么、卖哪儿去;企业应切实担起社会责任,搭建信息平台,打通农产品产销对接的最后一公里,比如,美菜网探索建立了SOS机制,在四川凉州等地区做了大量帮扶工作,京东等电商平台也都在农业产业扶贫和加快农产品进城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农户也应当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以市场为导向科学种地,尽可能做到产出来、卖得掉、赚得到;媒体有责任核实信息,“有时候媒体的不实报道可能会加剧农产品市场波动。”
北京汇源律师事务所魏晓东律师也指出,如果消费者购买到的滞销农产品“货不对版”,可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向销售者、服务者或网络交易平台提出赔偿。然而,虽然我国对网络传播虚假信息行为有具体的处罚规定,但由于目前对网络上传播虚假信息的监控主要集中在假商标、假品牌以及虚假社会现象等,对于农产品的虚假信息传播仍然存在监管空白。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台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jkcentv@163.com)
责任编辑:邹林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