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H7N9疫情引发社会关注。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应急中心专家。
目前疫情形势如何?
病例数显著下降
专家表示,去年入冬以来,我国H7N9病例确实是2013年有H7N9疫情以来最多的。总体看,疫情的基本人群特征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病例高度散发,人感染主要是因暴露于活禽及活禽市场,虽然有少数聚集性病例报告,但每起聚集性病例的数量只有2例~3例,没有出现持续性的人传人现象。
近期,报告的H7N9病例数较前期已有了明显下降。2月6日~12日,全国报告H7N9确诊病例69例,而2月13日~23日共报告病例35例,平均每日报告病例从约10例下降到约3例,说明前期防控工作取得了成效。根据往年规律,今后会在一段时间内继续保持较低水平的发病,直至4月下旬前后,但由于当前疫情分布范围比较广,为防止疫情出现反复,各地仍要继续做好各项防控工作。
为何关闭活禽市场?
控制疫情要标本兼治
专家表示,在疫情高发季节和高发地区,关闭活禽市场是有效避免人与活禽接触,减少人群暴露和感染的最重要措施,对于降低发病,控制高峰,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许多发生疫情的地区都采取了多种形式的活禽市场管理措施,如永久或临时性关闭活禽市场、定期休市、季节性休市等。特别是去年入冬以来,前期报告病例较多的一些地区,如江苏的苏州、无锡、常州,安徽的合肥、芜湖等城市,均果断采取了活禽市场关闭措施,疫情均得到有效控制。浙江省针对去年年底以来,H7N9病例中农村地区病例显著增多的特点,在关闭地级市主城区活禽市场的基础上,今年又进一步采取了关闭全省所有城乡活禽市场,暂停活禽交易的措施。
国家卫生计生委、农业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4部委联合要求各地,已发现H7N9病例或活禽市场检出动物H7N9病原学阳性的地市,应当尽快落实关闭所在主城区活禽市场的措施。对关闭的活禽市场进行严格的清洗、消毒处理。根据检测结果,有针对性地扑杀当地活禽市场的活禽。
与此同时,控制H7N9疫情需要标本兼治,重视长效治理,即要加快推进家禽业转型升级,积极实施“规模养殖、集中屠宰、冷链运输、冰鲜上市”生产消费新模式,从根本上去减少人与活禽的接触,防止H7N9病毒感染禽以及在禽间的传播,从而阻断H7N9病毒从禽到人的传播。
有无疫苗可以预防?
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
专家表示,早期使用抗病毒药物,如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药物,对于H7N9病人的治疗有效,但这些抗病毒药物最好在发病后48小时内使用,才会有较好效果。因此,早期就诊、早期获得抗病毒药物治疗非常重要。
专家建议,如果出现发热、咳嗽、乏力、头痛、关节肌肉痛、全身不适等症状时,应戴口罩,尽快到医院就诊,并主动告诉医生自己发病前是否接触过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是否到过活禽市场等情况,这样就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准确做出判断,从而及早给予针对性的抗病毒药物治疗,减少发展为重症病例的机会,提高治疗效果。
专家称,现在还没有预防H7N9病毒感染的疫苗,相关疫苗正在研制中。目前,人的感染主要来自于禽,病例高度散发,人与人之间基本不传播,努力减少人与活禽的接触,尽量不要暴露于活禽市场或相关环境,就能有效预防H7N9病毒感染,尚无需通过普遍接种来预防人群感染发病。至于季节性流感疫苗,主要用于预防季节性流感,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有助于降低因罹患季节性流感而导致严重并发症及住院的可能性,但这无法预防H7N9流感。
病毒变异可怕吗?
对人感染力未增强
流感病毒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可能发生变异。专家称,最近从广东省两名人感染H7N9病例中分离到2株病毒变异株,病毒在血凝素链接肽位置发生了基因插入性突变。中国疾控中心组织专家研判,并与农业部门相关专家沟通后认为,H7N9病毒在血凝素链接肽位置发生的这种基因插入性突变,提示该病毒从原来对禽不致病的病毒突变为了对禽高致病性的病毒;同时根据病毒序列分析结果,尚未出现该变异病毒发生对人感染力、毒力和人际传播能力增强的突变。所以目前对人感染的防控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
据悉,农业部门也从广东的禽间检测到类似高致病性变异株。目前还没有从广东以外地区的人感染病例或禽中检测到H7N9的高致病性变异株病毒。卫生计生和农业部门正进一步加强病毒监测检测工作,努力查明该变异株的来源、影响范围和对H7N9整体防治工作可能带来的影响,并将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将其影响降到最低。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台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jkcentv@163.com)
责任编辑:池梦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