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下午6点多,山东省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新中国成立以来被评为首届“国医大师”的张灿玾,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90岁。3日,张老的遗体告别仪式在济南莲花山殡仪馆举行。张灿玾从医近70载,医治病患无数,一生爱书如命的他,时至晚年仍然笔耕不辍。
出身医学世家,从医近70载
张灿玾,1928年出生于山东荣成市下回头村的一个医学世家,其祖父、父亲一生为医。张灿玾自少年起就跟随父辈们学习医术,在中医实践中奠定了自身良好的医学基础。
19岁这年,这个学业精湛的年轻人,开始独立行医。刚行医不久,一个患肺炎的患者就找到了他。患者一直发热咳嗽、恶心呕吐,西医曾用大量抗生素药物治疗,但效果不好。张灿玾通过观察,认定其为湿热困于中上二焦,处以和胃清热,宣肺化痰之法,一二剂服后,恶心呕吐咳嗽均减轻,继续服用调理肺、胃的十余服药剂后,她就痊愈了。
自打行医以来,张灿玾常常白天看病晚上看书,孜孜不倦地研究中医经典著作和历代医籍,学习现代医学,读书一直到深夜。从医近七十年,张灿玾救治过的患者不计其数,无论是设计内科、妇科还是儿科的疑难病例,都能在他手上化险为夷。2009年,张灿玾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批30位国医大师之一。
在张灿玾看来,中医是在古代文化传统的基础上诞生,是一门综合性的学问。想学好中医,不仅要培养自己在医学方面的兴趣,能够看得下去古代医学典籍,更重要的,是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兴趣。而他本人,正是这方面的典范。
“老师不怎么锻炼,一早就起来写东西,八九十岁高龄依然精力充沛。张老师不仅行医有道,他还喜欢拉京胡、小提琴,书法也写得很好,一生过得非常精彩。”
张灿玾国医大师工作室学术传承人李玉清,早年间曾跟随张灿玾读博士,她说老师琴石书画、诗词戏曲无不涉猎,是大家眼中公认的才子。刚入山东中医药大学任教时,便被大家冠以“小才子”之名。
笔耕不辍,三年出四百万字著作
身为一名中医,张灿玾要求自己不仅仅会看病,还要对各种医学典籍做到了然于胸,对各种中药材的品性都有着透彻了解。在他看来,这样再行望闻问切,开方抓药,才更有的放矢。
在济南市历下区的一栋住宅楼里,有一略显破旧的普通居室。在这个七八十平米的斗大房间中,整整三四面墙的书架上,都摆满了各种古籍。除了医学典籍外,还有史书及地方志等与医学看上去并不相关的书籍。这所简朴的住处,便是张灿玾的“琴石书屋”。
“老师爱书如命,年轻的时候家庭贫困,除了留下必要的生活费以外,全部都用来买书了。”李玉清说,老师身体好的时候,常常叫上学生一起逛书店,每次去都不会空手而归。在老师的影响下,她也形成了逛书店买书的习惯。
而平时不管多么繁忙,张灿玾都没放弃对传统典籍的研读,以至于到现在,对于《黄帝内经》等经典中的段落,他都是张口就来。“《黄帝内经》老师研究了一辈子。”李玉清说。
张灿玾一直都致力于中医文献研究并著书立说,借此传承自己的医术和经验。从2012年10月重新修订《黄帝内经文献研究》开始,张灿玾坚持每年以100万字的速度,整理自己学医的经验,三年的时间就整理出版了400万字的著作。
89岁高龄仍收徒,桃李满天下
1958年,张灿玾调入山东中医学院(后更名为山东中医药大学)工作。自此,开始了他人生中的执教生涯。他呕心沥血,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中医药人才,可谓桃李满天下。
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张灿玾总是言传身教,追求学术的极致。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科技处处长谭奇纹是张灿玾2000年招的博士生,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让她记忆最深。“有一次,老师为了让我准确理解《灵枢》中的一句话,查找了汉代以前的所有关于针灸的论述供我参考。这让我在之后的工作中养成了一丝不苟的严谨作风,使我终生受益。”
在李玉清看来,老师对学生学术深度和广度的要求也十分严厉。即使在工作后,她也时常受到老师的鞭策。“每次去老师家里拜访时,总会跟我讨论最新的学术观点,指出学术研究上的不足。”
时至耄耋高龄,张灿玾依然在孜孜不断地传承中医文化。去年七月份,时年89岁的张灿玾教授还新收了5名徒弟。在当时的收徒仪式上张灿玾说,收徒是一件严肃的事,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他看重“以德为先,得其人乃传。”尽管他对师承教育非常重视,但对收徒却异常严格。行医近70年,教书大半辈子,加上新收的5位徒弟,所收徒弟竟不到10人。
不论学生的身份、学历,只要是脚踏实地用中医为老百姓解除病痛,想要提高医术的,张灿玾还会主动收他们为徒。2009年为响应中央“中医向农村发展”的号召,张灿玾还招收了福建的许文灿、李宝泉两名乡镇中医为徒,并加以悉心指导。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台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jkcentv@163.com)
责任编辑:江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