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师学艺”,长期以来,中医传承过程大多局限于传承团队本身,难以让更多人“看得见、听得到、学得到”。在12月9日举行的“第三届中医传承?北京论坛”上,北京中医药学会发布新一批“中医药精品课程”,并启动百名名师高徒丛书编写工作,为进一步推动“精细化、共享化传承模式”做出引领和示范。
据悉,由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支持,北京中医药学会主办,北京中医药学学会师承工作委员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承办的“中医传承?北京论坛”,从2015年开始致力于“中医药传承精品课程”的全国征集、评选和发布,将过去关注“谁来传承”,转变为同时关注“如何传承”。北京中医药学会师承工作委员会主委、北京中医医院副院长王国玮表示,中医要实现创新发展,传承是基础和源头。精品课程打破了以文字(著作论文)为主要形式的单一传统模式,创新传承的全程录像、录音的“传承实录”模式,使中医传承更趋于“原汁原味”。
中医中药密不可分,中药抢救性传承更迫切
2017年7月,《中医药法》正式实施,提出建立适应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规模适宜、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的中医药教育体系,培养中医药人才。
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局长屠志涛表示,中医药传承发展需要不断创新,并着力解决好中医药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副司长杨荣臣表示,中医药发展要体现中医药特色,遵循中医药自身的发展规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传统中医药研究方法,加强对重大疑难疾病、重大传染病防治的研究和对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
相对于中医的传承发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药炮制技术”代表性传承人、国医大师金世元表示,地道中药人才比地道中医人才更缺乏,传承问题面临更严重的局面。其实中医中药密不可分,中药的抢救性传承更显迫切。
“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为制药古训。“药是医生克病疗疾的有力武器,药为医用,只有密切结合才能战胜疾病。”金世元说,中药炮制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按中医用药要求将中药材加工成中药饮片的传统方法和技术。药物经炮制后,不仅可以提高药效、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而且方便存储,是中医临床用药的必备工序。“传统的中药炮制工艺,是过去的人通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出来的,不同的中药炮制方法,对于临床疗效的影响也不同。一代名医张仲景非常重视中药炮制,认为药物须烧、炼、炮、炙,生熟有定,或须皮去肉,或支皮须肉,或须根去茎,或须花须实,依方拣采,治削,极令净洁。他在药物炮制方面,立论精辟,施法独特,运用娴熟。”金世元说,如今中药质量已成为影响中医疗效的重要原因之一,除了种养过程的问题外,炮制加工方法不能坚持传统工艺也是关键的影响因素。
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实现“共享传承”
“脾瘅可见口甘,由多食甘美所致,若长期嗜食甘美,可使形体肥胖,甘肥厚味蕴而为热,内聚陈气阻滞气机,进一步发展可转为消渴。现在很多人喜欢吃自助餐,一不小心就容易吃多,长此以往就容易转为消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内分泌学科和肾病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国医大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吕仁和教授介绍了“消渴病(糖尿病)”脾瘅、消渴、消瘅三个发展阶段的防治经验。
“过去名老中医导师资源集中在大城市,现在小城镇中医师也可能通过在线学习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北京中医药学会秘书长邓娟透露,从2015年以来,《赵炳南验方讲座》、《李士懋平脉辨证系列讲座》等全国5位国医大师、20位国家级名老中医的30个系列讲座的视频、音频、文字版“传承实录”,成为一批标志性传承成果。为了接受“万众点评”的大数据反馈意见,“中医传承?北京论坛”将精品课程发布于中医在线等教育平台,把精品课程分享给全国各地上万名医生。视频、音频、文字三位一体的中医药传承、传播模式,让中医药“共享传承”成为可能。
今年在论坛上启动的百名名师高徒丛书编写,是将过去老师“传”,转变为学生“承”与“化”,将老师的学术经验领悟、转化,最终传承与创新,提高临床疗效,让患者受益。邓娟说,“2017年中医传承?北京论坛”在国医之道、学术源流、传承室站三个板块的基础上,创新增加了道地药材板块,讲解地道药材的炮制与临床疗效关系,与医生共用讨论。当日,还有诸多专家进行了学术交流和研讨,如安徽中医药大学校长王键做了《新安医学发掘整理和新安王氏内科流派特色治法及其临床应用研究》学术报告;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丁一谔介绍了《孟河医派传承与学术特点》;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谷晓红介绍了《孔光一名家学术思想》;首都国医名师吕培文介绍了《燕京外科流派传承及其学术特点》;世界针联主席、中国针灸学会会长刘保延介绍了《中医针灸临床评价方法的研究》等。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台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jkcentv@163.com)
责任编辑:邹林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