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生于公元581年,卒于公元682年,享年101岁。是我国唐代一位杰出的医药学家,后人尊称他为“药圣”、“药王”。
孙思邈在中国医德史上首次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医德原则和医德规范,开创了较完整的传统医德思想体系。“精诚合一”的医德观是孙思邈医德思想的精髓,“精诚合一”,即医术精湛与医德高尚的有机结合,是孙思邈医德思想的核心,也是其医学伦理观的突出特色。孙思邈认为,“苍生大医”即人民群众的好医生必须“精诚合一”,医德高尚、医术精湛,两者缺一不可。孙氏是我国第一位系统、全面地论述传统医德思想的医学家。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不仅有《大医习业》、《大医精诚》等专论医德的篇章,而且还将它们置于全书正文之首。这在古代医德史上是不多见的。在《备急千金要方》正文第一篇《大医习业》中,孙思邈明确阐述了医生要“德术并重”的医学伦理观。他既论述了“德术并重”的重要思想,又详细规定了医生的知识结构和素质。在《备急千金要方》正文第二篇中《大医精诚》更是将医德与医术融为一体,成为千古传颂的医德名篇。在《大医精诚》这一名篇中,详细地论述了关于医德修养的两个问题:一是“精”,即技术要精湛,他认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告诫学医的人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二是“诚”,即品德高尚,要诚心诚意为老百姓服务。他从“心”、“体”、“法”三个方面,对医生提出了严格要求:首先要确立“普救含灵之苦”的志向,其次在诊治上要做到“纤毫勿失”,第三,要在作风上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得炫耀自己,诽谤他人,谋取财物。
孙思邈在《大医习业》和《大医精诚》中提出 “精诚合一、德术并重”的医德观,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了以仁爱为准则的医德规范,首先是博及医源,精勤不倦。作为一个治病救人的医生,首先医术要精良,所以,医者必须做到“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严谨勤奋治学。”其次是同情病人,一心赴救。“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对待病人应当“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如此才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再次为临证省病,至精至微。疾病的临床变化复杂。因此,省病问病要“至意深心,详察形候、纤毫勿失,处判针药,无得参差。”更要“临事不惑,审谛覃思。”不得于性命之上,率尔自逞俊快,那是更为不仁的。第四是言行端庄,不皎不昧。医生的仪表举止对病人有重要影响。应具有“澄神内视,望之俨然;宽裕汪汪,不皎不昧”的风度。医者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病人苦楚,不离斯须。”病家为此忧愁“满堂不乐。”这样情况下,如果医生“安然自娱,傲然自得,”那将是人神共耻,是高明的医生所不应该做的。第五,尊师重道,勿骄勿妒。孙思邈憎恨文人相轻、医人相嫉的恶习。他认为,尊师重道是同道相互关系中的一条道德原则,骄傲嫉妒是败坏医德之贼。医者应当“志存救济,勿骄勿妒,尊师重道,切磋医术。”第六,不得恃已所长,专心经略财物。《大医精诚》中最后指出:“所以医人不得持已所长,专心经略财物,但作救苦之心。”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医生不能仗持自己的专长,专心一意去谋取财物,只应树立解救疾病的心思。重义轻利是儒家、也是古代医家的基本价值取向。
《备急千金要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临床实用百科全书,是作者精湛的医术与高尚的医德相结合的产物。作为一篇医学论著,不仅在我国古典医学宝库中将永放异彩,其所述医德也值得我们后世人学习。
推荐阅读:孙思邈“特效药” 巧治唐太宗的“心病”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台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jkcentv@163.com)
责任编辑:李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