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栏目

关注儿童青少年近视:擦亮孩子们的双眼

2018-09-07 15:08:39来源:人民网-人民健康网

暑假结束后,又是一个睡不醒的早晨。5年级小学生赵晨(化名)再一次痛苦地按下了“滴、滴”叫个不停的闹钟。开学已经几天了,暑假期间养成的晚睡习惯还没恢复。昨晚,不,今天清晨两点才在iPad上看完一部电视剧的她,现在感到格外困倦。揉揉模糊的双眼,赵晨习惯性地戴上那副400多度的眼镜,拉开房门,随即迎来妈妈“天天起这么晚,上学都来不及了”的怒吼。

今年开始上高三的梁华(化名),整个暑假都在各类补习班之间穿梭。从梁华一直保持的成绩看,他很有可能考上国内知名重点院校。爸妈对他通宵达旦地努力学习感到很欣慰,但同时也对他高达800度的近视眼充满担忧。此刻,双眼布满血丝的他,正在盘算着高考结束后就去做近视手术。

……

无节制地用眼,正反映出我国儿童青少年正在严重透支视力的冰山一角。2002年开展的全国中小学生近视眼防治抽样监测结果显示:小学生近视率为26.96%;初中生为53.43%;高中生超过72%;而12年后,教育部在2014年公布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时指出,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45.71%,初中生为74.36%,高中生则达83.28%。在近视率多年持续迅猛上升的情况下,近视,已经成为威胁我国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头号敌人。

青少年视力健康一直牵动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心。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我国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严重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这是一个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问题,必须高度重视,不能任其发展。”

8月底,教育部、国家卫健委等八部门共同发布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明确指出家庭、学校、学生个人、医疗卫生机构以及有关部门等五个方面的各项责任,并决定建立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评议考核制度。

儿童青少年近视是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绝对不能被“轻视”。人民健康对此采访多位业内专家和医务工作者,围绕当前我国近视发病率水平、导致青少年近视不断上升的原因、未来应如何切实改善等话题展开了全面深入的探讨。

近视患者呈低龄化趋势,“环境影响”系主因之一

“3岁宝宝竟然高度近视550度”“不到4岁儿童近视度数达到1600度”……当越来越多小学生甚至幼儿都戴上厚厚的眼镜,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灵之窗正在变得越来越模糊。在近视率长期居高不下,甚至不断攀升的数字背后,近年来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过度使用以及对学生培养“重智轻体”的教育现象,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近视患者越来越趋向低龄化、重度化,正在引起无数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关注和反思。

中国武警总医院眼科主任医师、教授陶海对记者表示,现在很多儿童青少年都有这样的经历——长时间近距离看书、看电视、玩电子游戏。在这样一种情况下,用不了多长时间,他们的视力就会急剧下降,从而导致近视。

“导致近视发展的因素分为先天性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而受环境影响形成近视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主任医师王凯介绍,一个是眼睛近距离工作的时间长、强度大。包括看书、写作业,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还有弹钢琴等各种活动;第二是缺少户外运动。阳光能够刺激视网膜多巴胺的生成,而多巴胺能够延缓近视的增加速度。一般建议每天在阳光下进行2-3个小时的户外运动,但实际上很多孩子无法做到这一点,这与学生自身、家庭和学校都有关系。

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缺乏户外运动锻炼”、“沉溺电子产品”这三点是导致我国学生普遍近视的主要“杀手”。而对于一些0-6岁的学龄前儿童来说,频繁地接触各类电子产品,则是造成他们过早戴上小眼镜的“元凶”。

“0-6岁儿童正处于屈光状态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长期近距离用眼,眼睛的调节能力就处于一种非常紧张的状态,导致视力下降。”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办公室副主任、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主任医师杨晓慧在此前召开的国家卫健委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手机和平板电脑都需要近距离使用,孩子在看iPad和手机的时候,时间的总量多、单次时间长和用眼距离近,都会导致近视的发生和发展。

此外,环境光线较弱、屏幕画面跳动过快等也是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导致近视发展的原因。杨晓慧补充道,有些孩子偷偷在被窝里看电子产品,因为背景光线比较弱,屏幕亮度就会相应增加。长期下去将造成眼睛结膜充血、干涩、流泪、分泌物增多,这些都是视疲劳的症状。此外,由于手机和iPad屏幕中的内容比较丰富,画面跳动速度较快,小朋友在聚精会神观看时,极易导致瞬目的活动减弱,而人的眼球是通过眨眼把泪液分布到眼球表面的,如果滋润作用降低,便会出现眼睛干涩、疲劳。

“大量数据显示,户外活动能够降低近视发病率,在看完电子产品以后,应该鼓励孩子积极的走到户外,做沐浴阳光的活动。同时还要改善不良用眼习惯,平时主动保护眼睛,积极预防近视。”杨晓慧建议。

高度近视趋于普遍,社会影响不容小覤

开学季,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眼科门诊区人头攒动。其中七成都是近视患者,令人惊讶的是,患者中还有年仅4、5岁的“小眼镜”们。王凯对记者说,四五岁的孩子就一两百度近视,在门诊不时也能见到,这其中,有些是由于家长高度近视遗传;有些则是因为过早、过度地使用电子产品造成的。

中南大学爱尔眼科学院教授杨智宽指出,随着近视眼高发且呈低龄化趋势,越来越多的低中度近视将发展为高度近视。高度近视还会显著增加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脱离等致盲性眼病的风险,严重威胁视觉健康。

在影响我国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同时,近视对于整个社会和行业的影响也不容小觑。近日,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在就近视问题答记者问时指出,视力缺陷将对国家和个人带来巨大经济负担。

这位负责人介绍,北京大学发布的《国民视觉健康报告》指出,假如没有有效的政策干预,到2020年,我国近视患病人口有可能高达7亿人,患有高度近视的人口将达到5000万左右。近视率的升高对国家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谈到近视对行业的影响问题,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院长瞿佳透露,最近还有消防部门的人找到他,商讨如何把防毒防火面具的目镜做成有度数的,因为招来的消防兵中有一部分是近视眼,会影响执行任务。

“调查显示,中国有3.2亿视力有缺陷的劳动力,每年将导致5600亿元经济损失,高于北美和欧洲。近视作为疾病状态,其发生和危害不可逆转,轻则影响正常生活,重则引起视觉疾病,如严重近视导致的近视性黄斑病变、视力障碍、白内障、视网膜脱落等。”教育部有关负责人称,高度近视也是视力致盲的第一病因。多项研究证实高度近视存在一定遗传倾向,对我国出生人口质量将带来一定负面影响,不仅危害当代人口素质,还殃及子孙后代。

以“防”为主,儿童青少年近视宜“早发现早治疗”

阻止近视问题的进一步发展,儿童青少年应该做自身的第一责任人。但由于他们的年龄较小,自控力较差,因此,作为监护方的家长和学校就要承担起对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直接责任。

“在我接触到的家长中,对于孩子的近视问题其实都比较重视,但他们有许多认知误区,往往会导致孩子对近视的预防不足、矫正不及时、控制不当等。”王凯举例称,许多家长认为孩子18岁之后做个手术就可以恢复正常视力,在此之前就不用管了,可以自由发展没关系。

王凯强调,这其实是一种“重治轻防”的错误认知。度数越深,出现视网膜脱落、后巩膜葡萄肿等并发症的概率越高,而视力矫正手术只是把角膜变平,改变屈光度,并不能缩短已经拉长的眼轴,并发症的风险依然存在。因此,前期预防、尽早控制才是对近视最明智的做法,“重治轻防”的观念必须改变。

“低度近视没有太大危害,配眼镜矫正即可。但是,并非所有近视都可以通过眼镜矫正。高度近视即超过600度的近视可能出现视网膜脱离、黄斑出血等并发症,并可能造成永久失明。”陶海进一步强调,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年龄小,得了近视也能治好。其实,少年儿童真性近视无法逆转,无法根治,只能配眼镜矫正。配镜之后后续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控制近视度数增长,避免成为高度近视。

他建议,当家长发现孩子的儿童视力低于正常时,应尽早到医院检查,通过科学验光排查眼部病变,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节约用眼,避免长时间连续近看。如果出现眼睛干涩、发红,有灼热感或异物感,眼皮沉重,看东西模糊,甚至出现眼球胀痛或头痛,说明已经出现视觉疲劳症状,就要立即停止持续用眼。

“少年儿童近视防控,重在早发现早治疗。”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周剑表示,作为家长,首先应了解并重视孩子出生后的眼部健康检查,按时带孩子到居住地的妇幼保健院接受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眼科主治医师高颖补充道,建议尽量减少近距离用眼,或化整为零,避免持续长时间用眼是预防近视的关键。另外,早睡早起,锻炼身体,不偏食,少吃甜食,增强体质也有利于预防近视。

改变“重智轻体”观念,让学生拥抱更多阳光运动

在“重治轻防”的同时,当前一些学校“重智轻体”的教育观念仍然是其中一个根源性问题。“沉重的课业负担让孩子‘模糊’了双眼,在学校要上课,放学后往往还要参加各种补习班,这对孩子的眼睛和身体都造成了巨大压力,这种现状亟需改变。”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副主任医师吴正正说。

初二学生李婷刚刚在潘家园眼镜城配了一幅500多度的新眼镜,她的妈妈郑女士对记者说,孩子一年多前才换的400度近视镜,但最近总是说眼睛模糊、酸疼,到医院一查才知道是孩子的眼镜度数又不够了。无奈,她只好带着李婷再来配一幅更高度数的眼镜。

“孩子课业任务太重了,而且现在老师留作业都是通过手机,很多作业内容还需要在iPad上完成。”郑女士说,孩子一回家就捧着手机和iPad不放,有时候也不知道是在做作业,还是在聊天或者玩游戏,我们做家长的干着急也没有办法。”

王凯建议,教育等部门应该出台相关条例,禁止小学及幼儿园布置需要电子设备完成的作业,对于12岁以上学生可以酌情考虑。同时,还应加大体育锻炼在教育体系中的比例,保证学生有更多阳光运动的时间。

“目前已有临床实验证实,每天2小时或每周10小时的户外活动,能有效降低近视的发病率。”吴正正同样提醒,每天走到阳光下进行户外运动,是防控近视发展的重要方法。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教授戴旭在环球时报发表署名文章指出,目前中国的各类学校几乎都没有把近视率列为体能测验标准,这反映出社会对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仍未引起高度重视。他认为,儿童和青少年是人生的幼苗期,健康是第一重要的事情。为了进一步遏制青少年高近视率,建议学校采取负面清单制度,把近视列为“扣分”项目。

“在中小学期间可以适度缩短学制,将课程中难度较高的部分放入大学阶段,由于那时青少年身体发育已基本完成,更易于承受课业的压力。”戴旭同时建议对教育体制做出深化改革的尝试。

呵护孩子双眼,回应全社会的共同期盼

近年来,我国各地区、各部门不断探索加强和创新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和视力健康管理体制机制,但青少年视力不良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形势依然严峻。对此,8月底,教育部联合国家卫健委等八部门研究制定《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了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的阶段性目标:

——到2023年,力争实现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在2018年的基础上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近视高发省份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

——到2030年,实现全国儿童青少年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整体水平显著提升,6岁儿童近视率控制在3%左右,小学生近视率下降到38%以下,初中生近视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阶段学生近视率下降到70%以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秀率达25%以上。”

《方案》中同时明确了家庭、学校、学生个人、医疗卫生机构以及有关部门等五个方面各项责任。特别在学校方面,如要求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家庭作业完成时间不得超过60分钟,初中不得超过90分钟,高中阶段也要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确保中小学生在校时每天1小时以上体育活动时间等。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这些阶段性目标,是在深入研究我国自1985年以来持续30多年开展的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与调研报告中儿童青少年近视相关数据、发展趋势和规律的基础上,由数十名专家经过深入研究和论证,总结十多个地方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做法、经验和成效,经过科学测算和征求相关部门意见研究提出的。

“当前,从部门协作层面看,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存在部门职责落实与衔接困难、尚未形成有效的联防联控机制的问题。”这位负责人指出,比如,0—6岁儿童近视防控和视力健康管理网络体系尚未建立,视力筛查、预防保健和科学矫治等医疗服务体系不健全,验光配镜行业监管力度不够。儿童出生后的早期视力健康管理工作未能和学校视力筛查有效衔接,部分儿童学龄前已经近视,儿童青少年视力低下急需关口前移等。

这位负责人认为,实现这些目标需要有“跳起来摘苹果”的意识和思维。经过家庭、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学生、相关政府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持续努力,这样的阶段性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儿童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拥有明亮的双眼是所有儿童青少年共同的愿望,也是全社会共同的期盼和呼声。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目标,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家庭、学校和学生自身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正像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求:“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扫一扫添加健康台订阅号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台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jkcentv@163.com)

责任编辑:邹林梅

果实与健康专题

精彩评论

网友评论仅为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文章

父母共同参与青少年精神疾病治疗事半功倍 ​国内首个以患者父母为主要对象的临床团体干预项...【详细】
电子烟真能阻止青少年吸烟吗?研究表明并非如此 据美联社1月18日报道,最新的一项研究表明,糖果味...【详细】
9岁“低头族”患颈椎病 青少年患病呈上升趋势 ​以前,颈椎病多见于3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但最近...【详细】
帕金森病呈年轻化趋势 10%为青少年 帕金森病近年来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青少年型帕...【详细】
果实与健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