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坚,1948年8月出生。湖南省长沙市人,祖籍湖南岳阳县。出生于中医世家,70年代为中医学徒,师从伯父、湘雅医学院中医顾问彭崇让先生(1902~1978),1979年考取湖南中医学院医学史硕士研究生,师从周贻谋先生。现为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医附一院门诊部知名专家,原中华医学会医学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研究会委员,政协湖南省第九届、第十届常委。是湖南著名的医史文化学者,中医临床家。现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名医传承工作委员会顾问、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医案委员会顾问、中国民族医学及对外交流委员会理事。
擅长治疗头痛,颈椎病,腰腿疼痛,口疮,痤疮,小儿感冒咳喘,鼻咽炎,扁桃体炎,厌食症,妇科炎症,痛经,闭经,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不孕症,乳腺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病,肿瘤等各科疾病。治病擅长使用经方,用药简、便、廉、验,同情患者的疾苦,在群众中口碑很好。
《我是铁杆中医》由彭坚编写,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以60万字的篇幅总结了彭教授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此书获得多位国医大师的赞赏和国内外读者好评,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影响。
《我是铁杆中医》既有理论高度,又有临床实用价值,分为上下两卷,上卷为学术篇,主要从东西方文化、哲学、历史、科学史、医学史的角度,对中医的科学道理、中医的优势所在、学好中医的诀窍、中医问题的症结、中医改革的方向、中西医结合的前景等重大热门问题,进行了全面阐述和探讨;下卷为临床篇,对中医具有优势的各种慢性疼痛、慢性炎症、病毒性疾病、增生性疾病、恶性肿瘤、妇科内分泌失调与功能性疾病、老年性疾病等七大类三十多种病症,系统介绍了自己的诊疗经验和用方心得、用药心得、治疗心得,病案真实,体会独特。
第一,我的"三不四无"。我不是主任医生,不是省级、国家级名医,不是博导;无科研课题,无学术成果,无工作助手,当然,更无名医工作室。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医学史教授,只具有主治医师的职称,换句话说,头上没有耀眼的光环。几十年来,我认真读书,努力思考,精心看病,虚心学习别人的经验,因而能够有幸看好一些常见病,逐步总结出一些心得体会来。我始终认为:是农民,就应该会种田,是中医,就应该会看病,这才是求真务本。我在中医学术上不奢望有何建树,只期待多看好几个病,多为患者解除一些痛苦。
第二,我的看病模式。我并非中医内科专科医生,只是一个常年在门诊坐堂看病的大夫。传统中医看诊的模式,这并不影响我对很多疑难疾病进行深入思考和治疗,不影响我在各种中西医会诊时提出地道的中医治疗方案,不影响我学习和吸纳西医临床知识。几十年来,正是这种坐堂医生的模式,让我眼界大开,历经磨练,迎接了各种各样疾病的挑战,因此,在前几年出版的著作《我是铁杆中医》下卷中,我才能够总结出30多种疾病的治疗心得和体会。
第三,我的临床特色。我出身于中医世家,有名师伯父带教。但世家并没有给我留下多少"祖传秘方",伯父也没有能力带我上门诊看病,但他为我指点了一条临床医生成才的捷径:紧扣方剂这个核心;学伤寒,用经方;经方、时方、验方三结合,方、证、病机三对应;多读医案,多积累名方。几十年来,我总结自己的临床特色有三点:其一,精心选方。其二,多用丸剂。其三,看重医案。
宋某,男,42岁,浏阳市人,2012年12月12日初诊。患者于2010年口腔溃疡反复发作...[详细]
夏某,女,44岁,长沙某医院医生。2013年11月5日初诊。2013年3月,患者因为外阴炎 ...[详细]
撰写论文50余篇,代表著作为《我是铁杆中医——彭坚学术观点和临床心得集》。此书2007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共60万字,2014年出版增订本,增加到83万字。全面总结了其本人几十年来从事中医教学、临床以及学术研究的心血和成果,受到多位国医大师、中医同行、国内外读者的高度评价,被认为是"当代写得最好的中医著作"。
在从事中医教学几十年中,受到学生普遍欢迎,三度被评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曾经在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上海名家课堂做讲座,4次担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临床人才班"授课教师,为广州中医药大学仲景学术研究会"经典与临床"第7期学员班授课,在第4次国际经方学术交流会议做主题发言,多次在中央10台《健康之路》栏目讲解《千古名方》,并主讲《中医看过来:小儿感冒发烧咳嗽》节目。即将出版的著作有《中医名师彭坚学术精粹》(香港灵台阁文化出版公司),《彭坚汤方实战录》(人民军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