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很多人作息都不规律,日夜颠倒,暴饮暴食,虽然大家都知道这样对健康不好,但仍然屡教不改、满不在乎。
赵先生就是其中之一。可是谁也没想到,就因为暴饮暴食,他差点丢了性命。
就在前几日,赵先生吃完东西之后,他的上腹部非常痛,还吐了,赵先生当时马上到医院看病。医生帮他抽血检查,但是他抽出来的血让人大吃一惊。
抽血结果显示:赵先生的血竟然不是红色的,而是“牛奶”似的乳白色!
这种血液有个学名叫做“乳糜血”简单来说就是“泛着浮油的血”或称为“脂血”,血浆呈乳白色或混浊状。
为什么人血会变成“牛奶血”
牛奶血,医学术语也叫乳糜血。当人们吃了含高脂肪的食物,如肥肉、油条、花生等,脂肪进入血液形成乳糜微粒,使血浆呈浑浊状,严重的像米汤一样,这就是脂肪血。
造成牛奶血的最根本原因就是血脂过高!
高血脂是一颗定时炸弹
血脂的组成成分,会不断进入到有小损伤的血管内膜下,形成脂质斑块。
一开始对血流影响不大,也没什么症状。随着血脂成分不断进入内膜下,血管的管腔就会出现狭窄,间断出现缺血等情况。至到有一天形成血栓,彻底堵住血管。
于是,心梗、脑梗,以及肠系膜动脉梗塞导致的肠坏死,下肢动脉栓塞导致的下肢坏死等就出现了,严重的,开始会危及生命的。
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高血脂?
高血脂有外在表现可以提醒我们它的存在,不少人进入 50 岁后,角膜边缘部分就会出现一圈灰白色或白色的环,医生们叫它「角膜老年环」有些研究提示,这个环与血脂代谢异常或动脉硬化可能有关系。
另外,也偶有高血脂的患者,身上某些地方,会出现黄色瘤。
除了上述表现之外,高血脂因为没什么症状,很容易忽视。要了解自己的血脂水平,最准确的方法还是验血。 抽血前,记得清淡饮食三天,然后空腹去医院。
高血脂该怎么吃?
记得避开这四大误区!
误区一:只要不吃脂肪就好
人体脂肪过剩,不仅仅是摄入脂肪的错。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也会产生热量,吃的总热量过剩,都会转换成脂肪。 所以,高脂血症患者要在控制总热量的前提下,做到膳食营养结构的均衡合理。
误区二:做菜不放油就好
炒菜的烹调油是油,而食物里面含的油也是油。烹调油的油,明晃晃可见,而食物里的油藏得深。
比如猪五花肉、排骨、肥牛、肥羊等,脂肪含量都在食物总量的 50%~60%;多数坚果类食物比肉更油,比如核桃、瓜子、腰果、夏威夷香果、香榧等。
如果我们只控制烹调用油,不关注食物自身的脂肪,那对控制血脂就失去重要意义了。
误区三:坚决拒绝吃动物油脂
动物油脂中,畜类的脂肪酸饱和程度高,对病情稳定和康复确实不利。但是,禽类油脂要比畜类油脂好一些。
鱼类油脂,属于非常好的长链脂肪酸,它远远好于畜类脂肪。尤其是深海鱼类的脂肪则更佳,主要为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等多不饱和脂肪酸,它可以非常好地控制病情和预防冠心病。
误区四:多吃植物油
植物油相对动物油脂来说,其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比例占有绝对优势。橄榄油、核桃油、玉米油、大豆油、茶油、葡萄籽油,都是品质优良的植物油。
其中,橄榄油的不饱和脂肪酸甚至占总脂的 80%,是对高血脂患者相对更好的油脂。
但所有植物油脂,也都是和猪油、牛羊油一样,每克油产生 9千卡 热量。吃植物油过多,对控制高血脂同样不利。
菟丝子的贴心tips
高血脂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元凶,一定要注意控制好血脂哦!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台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jkcentv@163.com)
责任编辑:江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