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秋季气温已经出现明显的变化,忽冷忽热,这时候抵抗力相对来说比较弱的人很容易受到很多疾病的侵袭。所以在“多病之秋”我们该做好预防疾病的措施。
1、消化性溃疡
初秋气候转凉,人们的食欲变得旺盛,肠胃负担加重,再加上秋凉会刺激肠胃,会导致出现消化道疾病。
怎么办?首先要避免着凉,尤其是在疲劳后着凉。少吃寒凉食物,适当加强体育锻炼,这样可以改善胃肠道血液循环,有助减少发病机会。
2、胆石症
炎热的夏季之后,人们的食欲开始恢复,胃口变好之后容易暴饮暴食,这样往往会诱发胆石症加重。除此之外,一些人喜欢食用凉菜、卤菜等,如果这些食物消毒不彻底,蛔虫没有被杀死,导致胆道寄生虫感染,也会诱发胆石症。
怎么办?夏秋交替时切忌暴饮暴食,特别是有胆石症等胆囊疾病患者。
3、痔疮
因为外界环境对痔疮的影响很大,所以夏秋交替的时候容易诱发痔疮的发生。初秋的时候,“秋老虎”常会不期而至,气候干燥,体内水分极易蒸发。秋季早晚温差大,寒冷的刺激会使得体表血管弹性降低,周围阻力增加,引起小动脉收缩、血压升高,导致腹部血流速度减慢,下肢静脉血液不能回流,导致血液淤积,形成痔疮。
怎么办?秋季食欲增加,再加上饮食不节,往往容易引起便秘或腹泻,导致痔疮复发。因此,避免久坐,多运动,少吃辛辣食物。
4、哮喘
秋季温差大,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的老年人和儿童,气道防御功能比较差,很容易受到温差影响,诱发哮喘。除此之外,秋季空气中的花粉、霉菌等过敏原增加,有哮喘病史的人容易复发。
怎么办?秋季风大的时候出门戴上口罩,多吃一些润燥、清肺的食物,如百合、梨等。此外,平时的时候多唱歌,不仅能增大肺活量,还能消除疲劳,缓解胸闷。
5、冠心病和脑卒中
温度低时,全身血管收缩,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四肢发凉、皮肤青紫。心脑血管也一样,虽然我们看不到,摸不着,但是冷天会刺激心脑血管收缩,如果患者本身存在高危因素,特别是脑血管狭窄供血不足等,就会加剧脑组织缺血,出现脑卒中复发或加重。
另外,老年人在变冷时呼吸系统疾病可能会加重,如慢性阻塞性肺病,容易导致呼吸困难,进而加重脑血管缺血、缺氧,也会诱发或加重心脑血管疾病。
怎么办?季节交替时调整生活习惯,注意添衣,注射流感疫苗等。
6、骨关节病
初秋季节,老寒腿、腰背痛等疾病进入高发期。很多年轻人真是“要风度,不要温度。”即便是秋风瑟瑟,仍然喜欢穿短裙、短裤,这样的话骨科疾病会悄然伤身。
怎么办?老人运动量过大,出了汗不及时擦,也容易受风寒,导致骨关节病加重。除了及时添加衣物,平时洗东西时水温要适宜,别太凉。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台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jkcentv@163.com)
责任编辑:李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