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8日宣布,该院成功研发出针对中国肾移植患者个体化用药服务平台,并正式应用于临床。
发言人称,这一成果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还解决了长期以来单纯根据经验或某一检测指标来指导用药的缺陷。
这个平台被命名为“他克莫司在中国肾移植患者中的个体化用药服务平台”。它是基于中国肾移植患者使用他克莫司的群体药动学模型,由湘雅三医院药学部和移植科专家袁洪教授、左笑丛教授、明英姿教授等组成的跨学科个体化药物治疗团队研发而成,其成果论文被美国权威医学刊物《药物遗传学和基因组学》采用。
左笑丛介绍,他克莫司是肾移植患者使用的主要抗排斥反应药,但治疗剂量范围窄,低于5纳克/毫升时可能产生排斥反应,高于20纳克/毫升时又会出现相关毒副作用。“他克莫司在体内还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服用同样的剂量,不同患者服用后血药浓度会出现较大差别,因此产生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差别也很大”。
左笑丛举例说,一名体重49.5公斤重的女性肾移植后,按照他克莫司说明书中按体重每次0.075至0.15毫克/公斤剂量范围测验,需要在28天内调整3次剂量,测血药浓度达7次,才能测算到合适的治疗剂量。
“如果上述女患者现在使用个体化用药服务平台后,只要提前检测女患者的肝脏药物代谢酶基因型和贫血状况,即可计算出女患者应服用的他克莫司剂量--每次用药1.5毫克,每12小时用药1次。”左笑丛说,这一应用平台的意义就在于避免了反复调整用药剂量和反复抽血测浓度等繁琐工作,减轻患者痛苦的同时还节约了反复检查的费用,对提高移植肾的长期存活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这是一个开放性的平台,患者输入关键信息,让复杂费时耗力的用药变得简便和‘可计算化’,达到精准治疗的目的。”左笑丛介绍,患者在网上登录平台注册后,填写患者的基本信息、肝脏药物代谢酶基因型、贫血状况等信息,就可以制定患者的个体化用药方案。
项目研究者袁洪表示,按传统仅根据体重、年龄或者基因型等某一因素制定用药方案的时代已渐渐成为过去,用数据及模型对药物治疗做出合理决策的定量药理学时代已来临,群体药动学基础上的个体化用药是大势所趋,“所获得的成果必将满足患者的个体化要药需求,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患者。”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台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jkcentv@163.com)
责任编辑:刘雯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