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栏目

绕开常见用药误区 冷静面对宝宝咳嗽

2015-11-17 09:34:29来源:中国新闻网

眼下正是季节交替的时节,也是孩子咳嗽的高发时间段。协和医院药剂科药师李英涛表示,对待宝宝咳嗽,家长要克服一些常见的用药和治疗误区。

误区一:咳嗽不是大病,不着急去医院。

李英涛表示,当孩子有咳嗽时,父母先要仔细观察孩子的症状和伴随情况,如果出现下列现象,要带孩子就医。

一是孩子突然咳得很严重,并有呼吸困难时,可能有异物堵住了气管,容易误吞的东西有花生、铅笔套、药丸、纽扣、硬币、糖果等,如果能够立刻发现,采取急救措施取出来还好,如果一直没有发现有异物卡在气道就十分危险了。

二是发高烧、咳嗽、喘鸣伴呼吸困难时,特别是小于3个月大的宝宝。需立即送医院紧急处理。

三是孩子在咳嗽过程中突然咳嗽加重,甚至喘

憋,如果同时伴有脸色不好,口周发青,应及时送医院救治,由于孩子肺炎或者喘憋性肺炎容易导致孩子缺氧,肺炎合并心衰。

误区二:乱用抗生素

不少医生和家长都会将抗生素作为咳嗽保驾护航的基础药物,并且取得一定的效果。

李英涛表示,其实使用抗生素不是没有道理,对于反复鼻窦炎导致的不管是慢性咳嗽还是急性咳嗽抗生素确实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抗生素的使用是基于正确诊断基础上的,不少家长却盲目相信抗生素。但实际上这类病人大约只占到咳嗽病人的10%

左右,不能因为这10%让90%的人跟着吃抗生素。

误区三:喜欢联合用药

有些孩子的咳嗽比较顽固,家长经常联合使用止咳化痰药物,包括西药的联合使用,也包括西药中药的联合使用。

专家表示,很多中药和西药虽然药名不同,但成分却惊人的一致,如果联合使用虽然疗效增加,但副作用也明显增加。

最常用的中药有小儿肺热咳喘、儿童清肺、麻甘颗粒。麻甘颗粒的成分:麻黄、黄芩、紫苏子、甘草、桑白皮、苦杏仁、地骨皮、石膏;肺热咳喘的成分:麻黄、苦杏仁、石膏、金银花、甘草、金银花、连翘、知母、黄芩、板蓝根、麦冬、鱼腥草;儿童清肺的成分:麻黄、桑白皮(蜜炙)、黄芩、苦杏仁(去皮炒)、石膏、甘草、瓜篓皮、板蓝根、法半夏、浙贝母。这几个中药在止咳化痰方面广泛使用,效果也比较好,深受家长喜爱,但它们都有共同的成分就是麻黄、杏仁、甘草和石膏。

李英涛表示,每一个中成药都在安全剂量范围,如果把这几个药物联合使用叠加,特别是麻黄、苦杏仁的剂量就会超出正常范围,加大这种副作用,对孩子造成严重的副作用,特别是年龄小的孩子

当然,西药也有同样的问题,西药中药种类繁多,名字不一样,但里面含有的

实际成分可能有重叠,联合使用也会有统一成分超量的风险。

误区四:单独使用镇静止咳药物

孩子的咳嗽一般是由于孩子呼吸道有炎症分泌物刺激引起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排除这些炎性分泌物,换句话说就是祛痰是第一位的,不但把这些炎性分泌物排出体外,还可以把病原微生物和过敏原一同排出。单纯镇咳不使用祛痰药物会不利于痰液的排除,也不利于疾病的恢复。所以儿科基本不使用单独的中枢性镇咳药物,一般都采用复合制剂,在化痰的同时使用中枢性镇咳药物。

扫一扫添加健康台订阅号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台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jkcentv@163.com)

责任编辑:刘雯露

果实与健康专题

精彩评论

网友评论仅为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文章

高龄疼痛患者镇痛:年纪越大用药越少 疼痛管理是健康保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然而疼痛管...【详细】
湖南成功研发肾移植患者个性化用药平台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8日宣布,该院成功研发出针对中...【详细】
我国不合理用药情况严重 或产生耐药“超级细菌” 根据《全国食品药品安全科普行动计划(2011—2015)...【详细】
金耀药业黄体酮注射液质量合格 呼吁安全合理用药 近期,有媒体报道浙江省个别医院在给部分患者使用...【详细】
果实与健康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