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称,该所孙汉董院士课题组历经20余年的探索,近日首次发现五味子衍生物中具有强抗艾滋病毒的活性,并首次发现系列“五味子降三萜”类化合物,引起国内外同行的高度关注。
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或华中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因具有保护肝脏、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增强机体免疫及滋补强壮等药用功能,临床应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一直收录在《中国药典》。全世界约有50种五味子科植物,中国有30余种,约有50%的种类集中分布在云南、四川两省。
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孙汉董院士的学术团队以五味子科植物为研究对象,对24种国产的该科植物开展了其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系统深入研究,分离鉴定了大量的木脂素类化合物,发现了系列具有新颖骨架的三萜和降三萜类化合物及其较好的生物活性,在国内外同行中引起了高度关注。业内将这类结构新颖、复杂的三萜类化合物称之为“五味子降三萜”,这是近些年来在天然产物化学中最具原创性的系统研究工作之一,已在许多专著中将其单独列为一类新的三萜类化合物。
据了解,截至目前,中科院孙汉董院士课题组已从五味子科植物中成功分离鉴定了425个新化合物。发表研究论文110篇,其中SCI论文104篇,申请发明专利10项,9项已获授权。由于上述有重要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的发现,该研究团队负责的“五味子化学研究”项目获2014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特等奖。
由于全球至今尚未研制成功艾滋病病毒疫苗,而五味子衍生物中具有强抗艾滋病毒的活性、毒性低以及作用机制独特等特点,已在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项目的资助下开展临床前的相关研究,有望成为一类新型的抗艾滋病药物。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台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jkcentv@163.com)
责任编辑:谷国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