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发烧、咳嗽,肠胃不适时,你给宝宝选择吃药还是输液?近日,江苏省卫计委下发通知,对门诊输液作出最新规定,明年7月1日起,除儿童医院,全省二级以上医院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明年年底前,除了儿童医院,全省二级以上医院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液。也就是说,门诊不允许开输液药品、输液,患者只能去急诊或者住院。
然而,记者走访清远各大医院发现,秋冬交替之际,儿科输液室人满为患。有些家长认为,孩子一患病就要去输液治疗,见效快,有的孩子一年输好几次液,孩子输液的风气越来越盛。专家表示,应该听取医生的意见,并非所有儿童生病后都必须输液才能治愈,静脉注射风险大,科学认识药物治疗很重要,能吃药治愈,尽量不要打针输液。
医院儿科输液室人满为患
由于近期气温降低,不少市民不适应冷热交替的天气,纷纷中了感冒、肠胃炎的招,前往医院求诊的儿童患者也有所增加。记者走访清远各大医院,发现儿科输液室里的病人络绎不绝,输液座椅上几乎没有空位。
“现在是冷热交替的季节,怕患上流行性感冒。”吴女士告诉记者,小孩子全身乏力,伴有高烧的现象,就赶紧跑到医院来检查。检查后,医生确定孩子得了流行性感冒,在询问其需要吃药还是吊水时,吴女士非常坚定地回答:“输液,好得快点!”
儿科医生告诉记者,这样的病人他们接触的很多,即使医生建议吃药,不少病人也会选择输液。不少市民表示,平时工作太忙,小孩子得病了还是希望能早点好,所以就选择到大医院来。
“就我们家而言,小病小孩子如果吃药一两天还没好,就会选择输液,确实快一点。”记者现场随机采访了几名市民,他们都表示,吃药效果慢,往往一个多星期还没有太大的改善,输液好得快。
注射是风险最大的用药途径
“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曾经,这是医学的一个基本原则。但在现实中,顺序似乎已经倒过来了。在大小医院,输液室俨然是最忙碌的地方。
“只有输液才能见效,才好得快”,这是患者对输液最大的误区。有些人感冒吃两天药不见好,马上要求医生给他输液,还专挑高级的抗生素。而老人,则一到秋冬季节就要求医生输液“通血管”,或者打增强免疫力的针。如果医生诊断后认为不需要输液,患者反而会埋怨医生不负责任。
有专家认为,注射是所有用药途径中风险最大的。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2014年度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显示,2014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涉及的药品剂型分布中,注射剂占60.9%,其中静脉注射给药又占57.8%。另据中国安全注射联盟统计,我国每年因不安全注射导致死亡的人数在39万以上。
专家说,目前,常用的用药途径有口服、注射和局部用药三种。注射又分为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静脉注射等。而静脉注射的风险远高于其他。因为药物通过静脉注射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没有经过人体天然屏障的过滤,虽然发挥药效更快,但如果有不良反应,往往也更快更严重。
即使注射器和针头等器具完全消毒,如果打点滴时使用的药液浓度过稀或过浓,就可能在进入人体后,破坏体内的电解质平衡;输液速度如果过快,或输入过多药液,还可能引发高血压、心脏衰竭和肺水肿。甚至,如果针管药液中混入气泡或者血凝块,还会堵塞血管,让心脏停止跳动。而一旦发生危险,口服药可以洗胃,皮下和肌肉注射的吸收需要一定时间,都能给急救制造一定的条件,但输液的“快速便捷”,却往往令人失去宝贵的抢救时间。
住院处方中抗生素使用率不得超过60%
2010年,一组权威调查数据震惊了国内外,我国医疗输液104亿瓶,人均输液8瓶,远远高于国际上2.5-3.3瓶的平均水平。其中,70%的输液都是不必要的。
据了解,抗生素可以治疗各种病原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但也可引起肝损害,肾损害,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减少,甚至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以及神经系统损害。肺炎链球菌过去对青霉素、红霉素、磺胺等药品都很敏感,现在耐药率明显上升。还有些细菌变得几乎“刀枪不入”,如绿脓杆菌、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此外,正常人类的肌体中,往往都含有一定量的正常菌群,参与人体的正常代谢。滥用抗生素会破坏机体正常菌群,导致其他有害菌的繁殖,形成“二次感染”。
除了医院自身,管理部门也着力不少。记者了解到,卫生部门每年均有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推进临床合理用药工作,建立医院管理电子监察平台(阳光用药、阳光采购、阳光物流、医师诚信电子档案),对各医院的用药数据进行分析、预警。此外,正在开展对全部医疗机构进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分级管理备案工作,对各医疗机构用药范围进行限制。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台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jkcentv@163.com)
责任编辑:刘雯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