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公布的2015年国家科技进步奖名单中,有一支获奖团队显得有些特别: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常务副院长马骏教授所率领的团队,凭借在鼻咽癌临床治疗中持续十多年的创新研究,继2009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之后,时隔六年以“鼻咽癌诊疗关键策略研究与应用”项目再获殊荣。据了解,同一支团队在国家科技奖的评选中“梅开二度”,不仅在广东省,在全国都非常少见。
“希望病人能获得最精准的治疗”
在采访中,马骏特意向十多年来参与研究的上万名鼻咽癌病人致谢。作为一名临床医生,他从事科研的最初动力是“希望每一个病人都能获得最精准的治疗,少受痛苦”。
广州日报:肿瘤病人最害怕听到医生说“转移”。根据您的团队的研究成果,您为什么不鼓励鼻咽癌病人都做PET-CT检查,看肿瘤有没有扩散?
马骏:肿瘤扩散是一个多步骤、多因素的过程,解决它的关键在于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治疗前肿瘤有没有出现扩散,治疗方法是截然不同的。PET-CT发现癌细胞扩散的确很敏感,美国指南也推荐所有病人都接受PET-CT检查。但是它太贵了,每次做都要花费近万元,病人负担不起,而且不是所有医院都能买得起这么昂贵的检查设备,我们国家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的做法。
我们团队的麦海强教授通过对580个病人的研究发现,只有大约30%的高危病人,才容易发生癌细胞扩散。如果在这部分高危病人中选择性做PET-CT检查,不会降低诊断的准确性,却大幅降低了经济成本,有利于优化配置医疗资源,而且还部分缓解了“看病难”和“看病贵”。国际权威的《临床肿瘤学》杂志副主编Mark Levine教授在发表我们的论文的同时,特别发表评论,认为我们的研究思路对其他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示范作用。
广州日报:如果是治疗前没有发现扩散的鼻咽癌病人,治疗后还会发生扩散吗?
马骏:即使是治疗前没有发现肿瘤扩散的病人,接受相同的治疗,75%可以治愈,另外25%的病人却会发生扩散。这说明用传统的分期,将肿瘤分为早期和晚期,准确性低,不能反映个体差异。我们进一步研究发现,身体内小分子RNA(miRNA)有异常的病人在治疗后扩散率高,在此基础上,我们将miRNA和传统的分期结合,把肿瘤扩散的预测准确性提高了9%,为个体化治疗奠定了基础。目前,这个技术还在实验室阶段,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今后有望应用到临床,病人可能只需要花费800元左右,就能够做这个检查。
鼻咽癌治疗我国走在世界前列
全世界超过40%的鼻咽癌聚集在中国,尤以广东地区最多。鼻咽癌因而得名“广东瘤”。目前,我国的癌症研究仍然落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在大部分癌症中,我国医生都是遵循国外的指南,仅有少数的研究能做到“局部突围”。然而,在鼻咽癌这个癌种中,我国学者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广州日报记者昨天获悉,迄今,马骏团队共有16项研究成果被写入美国权威教科书《放射肿瘤学原理与实践》。6项研究成果被美国、欧洲和加拿大的指南采纳,在全世界推广应用。其中,国际上最权威的癌症治疗指南——美国国家癌症综合网络(NCCN)指南——共采纳了15项来自中国大陆的研究,其中鼻咽癌4项,肺癌3项,肝癌3项,食道癌、淋巴瘤各2项,白血病1项。鼻咽癌的4项研究均来自马骏团队的研究成果。
2015年,中大附属肿瘤医院收治鼻咽癌病例3438例,是国际上收治鼻咽癌患者最多的机构。病人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跻身世界一流的鼻咽癌诊治中心之列。
美国和欧洲已采用我国研究成果
放射治疗简称放疗,是国际公认的鼻咽癌主要治疗方法,它是利用加速器产生的射线,从体外射入,杀灭肿瘤。晚期鼻咽癌患者要不要在放疗结束后再打化疗?这是长期困扰医生和病人的疑问。自1998年开始,美国指南推荐所有中晚期鼻咽癌患者接受辅助化疗,也就是做完放疗后再打三个疗程的化疗,这一方案成为国际上通用的标准。
然而,在鼻咽癌诊疗一线奋战二十多年的马骏,发现使用这一方案,病人遭受很多痛苦,效果却并不理想。从2003年开始,马骏团队开展了一项大型临床研究,发现辅助化疗不能提高鼻咽癌的疗效。相反,在接受辅助化疗的鼻咽癌病人中,近一半会发生严重呕吐等毒副作用。这一研究历时将近10年,于2012年发表于国际权威的学术期刊《柳叶刀·肿瘤》。
“这至少明确说明,标准的辅助化疗并不能给中国鼻咽癌患者带来好处,当然这个差别还可能与人种、放疗技术的进步有关”。
马骏指出,根据这一研究,晚期鼻咽癌病人可以避免辅助化疗带来的痛苦,节省治疗费用一万多元,减少三个月的治疗时间。目前美国和欧洲的指南已经采用这一研究成果,既能使病人躲过不必要的治疗,又避免了医疗资源的浪费。
勾绘“危险地形图”减少放疗毒副作用
鼻咽周围有大脑、眼球和耳朵等许多重要的器官,传统的放射治疗范围并不合理,导致正常组织容易受到株连,疗效差,毒副反应很大。很长一段时间内,只有约60%的中晚期鼻咽癌病人能存活超5年,且治疗后的放射性脑坏死等后遗症发生率高,严重影响着病人的生活质量。
马骏团队通过分析数千例病人的资料,绘制了鼻咽癌扩散的“危险地形图”,将鼻咽癌扩散范围分为高危、中危和低危三个区域,根据癌细胞扩散危险度的不同,调整放射治疗的范围和强度,既精准杀灭癌细胞,又保护了正常组织。
该团队联合美国、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的专家,统一规定了鼻咽癌放疗需要保护大脑、眼睛和耳朵等33个正常器官,一一界定了这些器官的安全范围,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鼻咽癌正常器官的保护标准,在不增加肿瘤复发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毒副作用。研究发表在放射治疗领域首屈一指的著名期刊《放射治疗与肿瘤学》。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通过采用新的调强放疗技术,将鼻咽癌病人的生存率提高了10个百分点,达到80%以上,放射性脑坏死等严重后遗症的发生率降低了24个百分点,降至44%,极大地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台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jkcentv@163.com)
责任编辑:刘雯露
相关文章